月形如张弓,下影射秋水。
寒江风静时,逮目失洲沚。
渔歌去时唱,归和欢未已。
岂无人间乐,自快适为喜。
客子有倦怀,归心动秋苇。
更假沧浪清,聊用洗尘耳。
月形如张弓,下影射秋水。
寒江风静时,逮目失洲沚。
渔歌去时唱,归和欢未已。
岂无人间乐,自快适为喜。
客子有倦怀,归心动秋苇。
更假沧浪清,聊用洗尘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停泊的景象和心境。开篇“月形如张弓,下影射秋水”生动地勾勒出明亮而静谧的夜晚情景,月光似拉满的弓形投映于清澈的秋水之中,营造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接着“寒江风静时,逮目失洲沚”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感。诗人观察着周遭环境,却难以分辨江中的洲岛,这不仅是视觉上的迷离,也反映出心境上的一种迷茫和放松。
“渔歌去时唱,归和欢未已”表达了对渔人的歌声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旅途中所体验到的简单快乐的珍惜。这些瞬间的欢愉虽然短暂,但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岂无人间乐,自快适为喜”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在这里,“岂无”表达了一种质疑,而后文直接给出了肯定答案,即便是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
“客子有倦怀,归心动秋苇”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渴望。尽管外在环境美好,但内心深处对于归属和安稳的渴求是无法掩饰的。
最后,“更假沧浪清,聊用洗尘耳”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表达。诗人似乎在通过这次旅行,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从尘嚣中净化出来,而“沧浪”常指长江水,这里的“更假”则是说借助这清澈的江水,来洗涤心灵。
总体而言,此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旅途中的内心世界。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秋夜风景图,也透露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家乡和精神净化的向往。
长安少年游侠客,走马日逐城南陌。
见人不肯道姓名,不是英雄不相识。
平生意气重结交,龙泉三尺横在腰。
片言偶合吐肝胆,万事到手轻鸿毛。
朝入主人门,暮醉主人宅。
主仇不报空丈夫,跃马出门身不惜。
刺杀仇人函首归,淋漓颈血尚沾衣。
主人请以千金报,踏步掉头去不告。
君不见,荆卿当日勇无伦,聂政西来亦可亲。
从来缓急相看者,犹数屠沽辈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