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
学成颇自喜,禄厚愈多责。
挟山以超海,事有非其力。
君子贵量能,无轻食人食。
仕宦希寸禄,庶无饥寒迫。
读书事文章,本以代耕织。
学成颇自喜,禄厚愈多责。
挟山以超海,事有非其力。
君子贵量能,无轻食人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感兴五首(其四)》。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仕途和学问的双重思考。他起初追求官职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以避免生活的贫困与饥饿。他认为通过读书和写作来获取知识,原本是作为一种替代农耕劳作的方式。
然而,诗人意识到学问有成后,伴随着地位和俸禄的增加,也带来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他以“挟山超海”比喻这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职责,暗示了这种困境。最后,诗人强调君子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衡量行为,不应轻易接受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职位,以免辜负他人之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欧阳修对于个人抱负与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提倡谦逊和审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