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归故乡,依依一邻叟。
把酒向我言,重叹生不偶。
大男年二十,前年方娶妇。
府帖点乡兵,井邑备攻守。
万骑声撼天,战骨今欲朽。
小男年十三,娇痴犹恋母。
所恃惟此儿,未忍辄笞殴。
垂白力耕耘,一饭仅充口。
东邻数十家,兵火十无九。
西邻破茅屋,萧然一无有。
悍吏猛索租,摧剥及鸡狗。
嗟子行四方,颇亦闻此否。
偶述邻里情,勿讶言语丑。
老妇洗瓦盆,呼儿进畦韭。
愿子姑暂留,为我进杯酒。
客行归故乡,依依一邻叟。
把酒向我言,重叹生不偶。
大男年二十,前年方娶妇。
府帖点乡兵,井邑备攻守。
万骑声撼天,战骨今欲朽。
小男年十三,娇痴犹恋母。
所恃惟此儿,未忍辄笞殴。
垂白力耕耘,一饭仅充口。
东邻数十家,兵火十无九。
西邻破茅屋,萧然一无有。
悍吏猛索租,摧剥及鸡狗。
嗟子行四方,颇亦闻此否。
偶述邻里情,勿讶言语丑。
老妇洗瓦盆,呼儿进畦韭。
愿子姑暂留,为我进杯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乡的客人与邻叟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和生活的艰辛。诗中“依依一邻叟”表达了客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而“把酒向我言,重叹生不偶”则透露出一种生命无常、时光不济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家境的描写,如“大男年二十,前年方娶妇”、“小男年十三,娇痴犹恋母”,展示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破坏和分离,以及父母对子女的不舍。同时,“万骑声撼天,战骨今欲朽”这样的句子则直击战争的残酷,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诗中“东邻数十家,兵火十无九。西邻破茅屋,萧然一无有。”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后的废墟景象,以及居民生活的困顿。官府对民众的压迫也在“悍吏猛索租,摧剥及鸡狗”中得到体现。
诗歌最后通过老妇洗瓦盆、呼儿进畦韭的情景,再次强调了战争对平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家人之间的挂念和温暖。整首诗通过对话和具体情境的叙述,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生活的悲哀。
仰头看皓魄,切莫放,酒杯空。
记六诏飞书,百蛮驰传,万里乘骢。
天南碧鸡金马,把枯棋、残局付儿童。
鸡黍鹿门高隐,衣冠鹤发衰翁。叹干戈满地飘蓬。
落日数归鸿。喜歇浦寒潮,练塘新霁,投老从容。
菊花满头须插,向东篱、狂笑醉颜红。
高馆青尊红烛,故园黄叶丹枫。
铁笛横腰,鹤瓢在手,乌巾白袷行吟。
仙踪恍惚,埋玉旧烟林。
多少唐陵汉寝,王孙梦、一样销沈。
残碑在、诗人高士,留得到而今。云深。
记此地,相逢五隐,白石同心。
喜今朝吾辈,酹酒登临。
忽听松风骤响,苏门啸、仿佛遗音。
归来晚、峰头斜景,明日约重寻。
白下江连古石城,三山云耸天外青。
淮淝草木空闻鹤,杨孽舟舻已剪鲸。
偏安霸业随流圮,骏德神功掀日起。
即看禹鼎奠尧疆,载咏周文丰有芑。
芃芃禾黍江之湄,郇伯阴霖泽已稀。
公恕堂高传石匾,雨花台畔遗生祠。
嗟予独愧凤雏祖,治中别驾翻成驽。
苍梧彩凤别有真,九苞七德翔天府。
忆昔初鸣水国时,冲繁路口摩疮痍。
廉循赫赫追前史,惠爱洋洋溢口碑。
君今别去吾何祝,润入皇都花正蔟。
和风甘雨昼溟濛,万紫千红春馥郁。
兴高时探钟陵山,鸣鹿呦呦苍翠间。
可以歌民阜,可以瞻帝颜。
天威咫尺天衢近,蹑足层霄自不难。
烦君试问秣陵道,亩菑能勿弥芳草。
閒时再过新泉宫,弦诵有无继昏早。
《别三水尹陶望沙判应天》【明·庞嵩】白下江连古石城,三山云耸天外青。淮淝草木空闻鹤,杨孽舟舻已剪鲸。偏安霸业随流圮,骏德神功掀日起。即看禹鼎奠尧疆,载咏周文丰有芑。芃芃禾黍江之湄,郇伯阴霖泽已稀。公恕堂高传石匾,雨花台畔遗生祠。嗟予独愧凤雏祖,治中别驾翻成驽。苍梧彩凤别有真,九苞七德翔天府。忆昔初鸣水国时,冲繁路口摩疮痍。廉循赫赫追前史,惠爱洋洋溢口碑。君今别去吾何祝,润入皇都花正蔟。和风甘雨昼溟濛,万紫千红春馥郁。兴高时探钟陵山,鸣鹿呦呦苍翠间。可以歌民阜,可以瞻帝颜。天威咫尺天衢近,蹑足层霄自不难。烦君试问秣陵道,亩菑能勿弥芳草。閒时再过新泉宫,弦诵有无继昏早。
https://shici.929r.com/shici/EIQ9gbEk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