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飒飒动蒿莱,江上芦花似雪开。
甚喜茅斋清睡熟,却忧边面有尘来。
西风飒飒动蒿莱,江上芦花似雪开。
甚喜茅斋清睡熟,却忧边面有尘来。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西风飒飒动蒿莱”营造了一种萧瑟的秋风景致,西风吹拂着野地里的蒿草,显示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
紧接着,“江上芦花似雪开”则描绘出一幅江水之上的芦苇花盛开的情景。芦花在秋季绽放,其白色的花朵在西风中摇曳,宛如初冬的雪花,为边塞的孤寂增添了一抹温柔。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甚喜茅斋清睡熟”,这里的“茅斋”指的是军营或是边塞的小屋。诗人对这份能够在粗简的茅屋中安然入睡的平静生活感到欣慰。
然而,紧随而来的“却忧边面有尘来”则揭示了诗人的忧虑。尽管个人生活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但作为边塞守军的人,无法避免对外来侵扰的担忧。“尘来”在这里象征着战争或敌军的到来,抹去了前两句的平和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不安,以及士兵们内心深处的矛盾情感。
一场春梦,待从头,说与旁人听著。
罨画溪山红锦障,舞燕歌莺台阁。
碧海倾春,黄金买夜,犹道看承薄。
雕香剪玉,今生今世盟约。
须信欢乐过情,闲嗔冷妒,一阵东风恶。
韵白娇红消瘦尽,江北江南零落。
骨朽心存,恩深缘浅,忍把罗衣著。
蓬莱何处,云涛天际冥漠。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
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
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
箫韶已矣。
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
江山在,认得刘郎何寄。
年来声誉休废。
英雄不博胭脂井,谁念故人衰悴。
时有几。
便凤去台空,莫厌频游此。
兴亡过耳。
任北雪迷空,东风换绿,都付梦和醉。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
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
向尊前、又忆洒酒插花人。
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情。
浅醉还醒。
愁不肯、与诗平。
记长楸走马,雕弓ㄇ柳,前事休评。
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
歌罢涕零。
卷丝丝、雨织半晴天,棹歌发清舷。
甚苍虬怒耀,灵鼍急吼,雪涌平川。
楼外榴裙几点,描破绿杨烟。
把画罗遥指,助啸争先。
憔悴潘郎曾记,得青龙千舸,采石矶边。
叹内家帖子,闲却缕金笺。
觉素标、插头如许,尽风情、终不似斗赢船。
人声断,虚斋半掩,月印枯禅。
渺人间、蓬瀛何许,一朝飞入梁苑。
辋川梯洞层瑰出,带取鬼愁龙怨。
穷游宴。
谈笑里,金风吹折桃花扇。
翠华天远。
怅莎沼黏萤,锦屏烟合,草露泣苍藓。
东华梦,好在牙樯雕辇。
画图历历曾见。
落红万点孤臣泪,斜日牛羊春晚。
摩双眼。
看尘世,鳌宫又报鲸波浅。
吟鞘拍断。
便乞与娲皇,化成精卫,填不尽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