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负才情第一流,功名误尔葬荒邱。
从今收拾残书籍,焰不秦王死不休。
空负才情第一流,功名误尔葬荒邱。
从今收拾残书籍,焰不秦王死不休。
这首诗《隐吟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刘咏所作,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惋惜与感慨。
首句“空负才情第一流”,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生前才华横溢,却未能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暗示了其命运的悲凉与遗憾。接着,“功名误尔葬荒邱”一句,直指主题,指出其因功名之事而错失了应有的荣耀,最终埋骨荒野,无人知晓,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深切同情。
后两句“从今收拾残书籍,焰不秦王死不休”,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从今以后,将收集整理散落的书籍文献,以纪念这位英雄,让其事迹得以流传,即使时间流逝,历史的火焰不息,这位英雄的精神也将永存。这里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蕴含着对后世传承与记忆的思考,强调了文化与精神遗产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历史人物的哀悼,反映了对才华未展、命运多舛之人的同情,同时也强调了文化传承与个人精神价值的重要性。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千回百折。顿悲来满臆,甚于针刺。
酸上心头,泪下襟头,寸肠浑似梭织。
愁时怕把啼痕揾,越揾住、越和愁结。
算生来、瘦骨柔魂,禁得几番悽恻。
懊恼邻家儿女,话黄昏妮妮,添助萧瑟。
倚枕摩挲,梦又惊残,欲睡何曾睡得。
深宵万种柔情绪,只一点、夜灯知悉。
道无人、说与愁思,量取画裙宽窄。
石梁到否,记倦旅天涯,素襟尘涴。胜游未果。
便沧州四壁,少文空卧。梦入琼台,不辨芙蓉万夺。
晓风大、怕碧海夜寒,明月吹堕。瑶佩声锁锁。
定误认王乔,玉笙教和。好春又左。
算桃花洞口,几番红过。一箸胡麻,一道溪流翠锁。
似真个,化仙衣、蝶飞云破。
桂帐扃愁,兰釭剪梦,者番春病依然。
落花飞絮,点点上琴弦。
况是丝丝雨后,闲阶上、长满苔钱。
瞢腾甚,十年影事,摇曳碎如烟。
韶华弹指逝,向炉香风影,细问情禅。
怎轻轻过到,如此中年。
手捻垂杨低问,东风里、说甚缠绵。
斜阳近,寒鸦几点,团扇正栏杆。
为问嫦娥,何事便、一生担搁。
也曾来、百子池边,长生殿角。
伴我绮窗朱户影,辜他碧海青天约。
倩回风、迢递寄愁心,随飘泊。五色管,今闲却。
千石酒,谁斟酌。想天涯羁旅,鬓丝零落。
别梦匆匆偏易醒,远书草草浑难托。
判长眠、憔悴过三秋,人如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