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长无赖倚窗儿,门外秋深色渐稀。
邻妇不知人世苦,亦怜秋老叹愆期。
昼长无赖倚窗儿,门外秋深色渐稀。
邻妇不知人世苦,亦怜秋老叹愆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在秋日里的孤独与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倚窗而坐,凝视着窗外逐渐凋零的秋景,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
首句“昼长无赖倚窗儿”,以“无赖”二字,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在漫长的白昼中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状态,她选择倚靠窗边,试图从外界的世界中寻求一丝慰藉。然而,窗外的景色却让她更加感伤,因为秋天的深沉色调,象征着生命的衰败和时光的流逝。
接着,“门外秋深色渐稀”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随着秋天的深入,绿色逐渐褪去,色彩变得淡薄,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喻着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邻妇不知人世苦,亦怜秋老叹愆期。”这两句诗将主人公与邻妇形成对比,邻妇或许并未察觉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她们或许在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叹,但这种感叹更多的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而非对人生苦楚的理解。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深刻的情感体验。她不仅为秋天的来临而哀叹,更是在感叹自己的命运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细腻情感的捕捉和描绘,展现了明代闺阁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孤独与苦闷的深切感受。
琼树枝新梅蕊迸,与君携手清溪问。
旧时狎客歌舞场,何似诗人风雪径。
溪边杰阁高崚层,左右华屋连飞甍。
依稀王谢鸣珂里,彷佛秦筝云母屏。
古来繁华各衰歇,只有不磨惟璧月。
小船何处载愁来,哀怨一声吹笛裂。
桃李多芳妍,开落如春风。
托身终自天,花不百日红。
残月望朝日,各自相西东。
为君整仪容,照水不照镜。
为君进甘旨,君视肉有堇。
悲歌欲感君,声若君不闻。
金玉徒结君,君看若浮云。
父母长叹息,谓儿好容德。
脂泽固不妍,珠翠亦无色。
娉婷艳阳春,自丑不自惜。
君心河汉流,为雨不复收。
妾心东流水,赴海终不止。
冻岫立高白,晓寒生太虚。
闭门翻巾幐,偶见良友书。
书中有长句,别怀陈郁纡。
吐凤词既绝,续貂理难如。
起望新乡云,一读三卷舒。
繁思搅中扃,赖此豁欲无。
鹄鸡有潜化,蓬麻岂资扶。
吾人交义深,不恨相见疏。
但恐德不修,心期愧非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