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苔钱》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苔钱》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病起见苔钱,规模遍地圆。

儿童扫不破,子母自相连。

润屋何曾有,缘墙谩可怜。

虚教作铜臭,空使外人传。

(0)
翻译
病愈后看见苔藓圆形的钱状痕迹,遍布地面,圆圆整整。
孩童玩耍也扫不坏它们,大的小的苔藓自然连接在一起。
它们并不增加家中财富,只是沿着墙根生长,惹人怜爱。
徒然被称作‘铜臭’,不过是空让外人传来传去的误解。
注释
病起:病愈之后。
苔钱:苔藓形成的类似古代铜钱的圆形图案。
规模:形态,样式。
遍地圆:到处都是圆形的苔藓。
儿童:小孩。
扫不破:指苔藓紧密或小孩玩耍也不易破坏。
子母:大的和小的,比喻苔藓大小相连的样子。
润屋:增加家中财富,典出《礼记》'富润屋,德润身'。
何曾有:并没有。
缘墙:沿着墙壁。
谩可怜:徒然惹人怜爱。
虚教:无端地,白白地。
作铜臭:比喻为金钱的气息,这里指被误认为代表财富。
空使:只是让。
外人传:外界流传这种误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长于幽静角落的苔藓图景。"病起见苔钱,规模遍地圆",诗人在病愈后看到青翠的苔藓像钱币一样铺满了地面,它们有序而成熟,仿佛自然间也能形成规律和秩序。

接下来的两句"儿童扫不破,子母自相连"则表达了一种生命力与亲情的温馨。儿童在玩耍时即使无意中打扰了苔藓,也无法破坏它们的生长,而这也象征着母亲与孩子之间自然而然的联系,体现出一种生命连绵不绝的情感。

"润屋何曾有,缘墙谩可怜"则描写了一种环境和生物共存的景象。苔藓在湿润的屋檐或墙壁上生长,虽然它们渺小而无声,却也显得格外可怜,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中弱小生命的同情与关怀。

最后两句"虚教作铜臭,空使外人传"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俗教育或虚伪之词的批判。这里的“铜臭”可能指的是那些不切实际、空洞无物的教导,这些教诲就像是被过度渲染和夸大,结果只会让人感到厌烦,并且这种教育并没有真正的意义,只是徒劳地传播给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生长以及自然界中微小生命尊严与价值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虚伪教育的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丁酉初春登滕王阁·其三

乱后莫轻寻往迹,多情是处即沾巾。

廿年笳管江南国,一代豪华塞北尘。

临渚远观鱼吹浪,倚栏乍听鸟鸣春。

可怜立马吴山后,犹有登楼清咏人。

(0)

过宝积寺探景泰禅师卓锡泉

地辟萧梁代,幢标南汉年。

登临吾辈重,怀想古人贤。

宴坐消长昼,清言入暝烟。

更忻情所乐,一饱杖头泉。

(0)

罗浮红鸟·其十一

玉女初晴叫画眉,人间春色几曾知。

锦堂客散三千后,马上榴花知为谁。

(0)

黄端四大士祝词·其九

贝叶花开菊又黄,雁声历历起寒塘。

珊瑚洲上云千叠,都向君家绕画梁。

(0)

之连阳乞食至焕之元戎镇中先成二律·其二

结束前冬未可行,岂因乞食始寻兄。

忘形自得筹生理,讲学尤当见练兵。

花暖三春香鼓角,星悬一室慰心情。

匡时建策悤忙甚,话彻多年付醉醒。

(0)

登巾峰

控扼湘衡势几重,熙平自古号雄封。

勾连石崿嵚岑壮,纡曲云情紫气溶。

一度干戈空突兀,百年星月伴杉松。

近城细数诸峰峻,唯有巾峰影独浓。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