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下阊阖开,汗以血騑离哉。
河之精龙之子,视浮云无万里。
绝流景蹑遗风,今安驾幸回中。
天马徕从西极,经千里归有德。
天马徕竦予身,挟飞电化若神。
天马徕循东道,承灵威服帝皂。
天马徕岁执徐,陕四海将安如。
天马徕出峤山,逝昆仑排玉关。
天马徕龙为友,北击胡驱群丑。
天马下阊阖开,汗以血騑离哉。
河之精龙之子,视浮云无万里。
绝流景蹑遗风,今安驾幸回中。
天马徕从西极,经千里归有德。
天马徕竦予身,挟飞电化若神。
天马徕循东道,承灵威服帝皂。
天马徕岁执徐,陕四海将安如。
天马徕出峤山,逝昆仑排玉关。
天马徕龙为友,北击胡驱群丑。
这首《天马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描绘天马的非凡形象与壮丽旅程,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英雄豪情的颂扬。
首先,“天马下阊阖开,汗以血騑离哉。”这两句以磅礴之势开篇,将天马的形象置于神话般的宏大背景之中,仿佛天马从天宫降临,其行进之处,阊阖(神话中的天门)为之开启,展现出天马的非凡气度与力量。
接着,“河之精龙之子,视浮云无万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天马的神异之处,将其比作龙子,能够驾驭浮云,行万里之路,暗示天马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与自由。
“绝流景蹑遗风,今安驾幸回中。”这两句继续展现天马的超凡脱俗,它能穿越水流,踏过历史的遗迹,似乎在向人们展示一种永恒与变迁并存的景象。
“天马徕从西极,经千里归有德。”诗人在此表达了天马的归途,它从遥远的西方而来,历经千里的跋涉,最终回到有德者身边,象征着正义与美德的回归。
“天马徕竦予身,挟飞电化若神。”这两句描绘了天马的神速与力量,它如同挟持闪电般迅捷,化身为神,展现了天马的非凡能力和超自然的力量。
“天马徕循东道,承灵威服帝皂。”天马遵循东方的道路,以其神圣的威严征服了帝皂(可能指某种象征权力或权威的事物),进一步强调了天马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
“天马徕岁执徐,陕四海将安如。”在特定的年份里,天马引领四方,使四海安宁,体现了天马对于稳定与和平的贡献。
最后,“天马徕出峤山,逝昆仑排玉关。”天马从峻岭中出发,穿越至昆仑山脉,甚至排开玉关(可能象征着险阻或边界),展现了天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
“天马徕龙为友,北击胡驱群丑。”天马与龙结为好友,一同北上打击敌人,驱逐邪恶,彰显了天马的正义与勇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英雄主义的天马世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英雄豪情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