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寥落尽,舟次夕阳间。
一水中分峡,孤城半在山。
空天闻虎啸,僻壤识民艰。
独有飞飞鸟,衔鱼过艇闲。
人家寥落尽,舟次夕阳间。
一水中分峡,孤城半在山。
空天闻虎啸,僻壤识民艰。
独有飞飞鸟,衔鱼过艇闲。
这首清代赵文煚的《舟过峡江》描绘了一幅寂寥而壮丽的山水画面。首句“人家寥落尽”展现了峡江两岸人烟稀少的景象,透露出一种荒凉之感。接着,“舟次夕阳间”点明诗人乘船行进,夕阳西下,增添了旅途的孤独与诗意。
“一水中分峡”描绘了江水将峡谷一分为二的景象,显示出自然的雄奇和险峻。而“孤城半在山”则进一步强调了地理环境的偏远,城郭依山而建,更显其孤立和宁静。
“空天闻虎啸,僻壤识民艰”两句通过虎啸声和偏远地区的艰辛生活,反映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独有飞飞鸟,衔鱼过艇闲”以鸟儿悠闲地叼鱼飞过,与前文的寂寥和艰辛形成对比,增添了一丝生机和动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峡江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末文人对社会现实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绍熙三年冬,二十有五日。
良月信城西,一火近千室。
其间邸店多,吾亦仅六七。
暮收五百钱,旦为十口实。
兹乃例遭焚,隐忍不敢诘。
閒常巷党人,意谓颇丰逸。
高者即见鄙,下者但相疾。
终岁纵栖栖,畴肯顾蓬荜。
生产今泯焉,诸贤必能悉。
祝融疑相吾,参元可同律。
仕则有用舍,学则有舒卷。
但愿培之深,名宦恐不免。
范欧久逾新,黄俞近莫辨。
后先行与静,信各万人选。
自是有犁锄,自是有轩冕。
如闻复授徒,乡里足称善。
青青谨对矣,话柄由我转。
杳邈天外心,其奈知德鲜。
兴言相逢时,一再仅游衍。
夜来定何杯,午后亦何脔。
达生恨弗果,情深话犹浅。
东家山水窟,气岸必洪展。
绿草三径春,幽光遍苔藓。
宿雨起微潦,轻风生早凉。
叶叶一飘蓬,溯浪开晴光。
沿洄几年汎,眼熟云水乡。
常苦乏佳伴,无人与成章。
望望指柏阁,遥遥近溪堂。
南豅在中沚,停篙且翱翔。
进棹君未已,为我达衷肠。
万事本如昨,此适不可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