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斯岩庵》
《斯岩庵》全文
宋 / 顾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舣棹水之涯,重来访可师。

磬声连古寺,僧语隔疏篱。

果熟时抛地,花繁欲堕枝。

三年前到此,不记旧题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ān
sòng / féng

zhàoshuǐzhīzhònglái访fǎngshī

qìngshēngliánsēngshū

guǒshúshípāohuāfánduòzhī

sānniánqiándàojiùshī

翻译
停船靠在水边,再次来拜访可师。
磬声连绵不断,从古老的寺庙传来,僧人的诵经声隔着稀疏的篱笆传来。
果实熟透时落在地上,花朵繁多几乎要从枝头坠落。
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已记不清当时在这里题写的诗篇。
注释
舣棹:停船靠岸。
水之涯:水边。
可师:可敬的老师或高人。
磬声:寺庙中的木鱼声。
古寺:古老的寺庙。
僧语:僧人的诵经声。
疏篱:稀疏的篱笆。
果熟:果实成熟。
花繁:花朵繁多。
堕枝:坠落枝头。
三年前:过去的三年。
题诗:题写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逢的《斯岩庵》,描绘了诗人泊舟岸边,重游古寺的情景。首句“舣棹水之涯”写诗人停船靠岸,来到水边,显示出对斯岩庵的向往和怀念。次句“重来访可师”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的敬意,以及对再次造访的期待。

第三句“磬声连古寺”,通过听觉描绘出古寺的宁静与庄重,磬声悠扬,穿越疏篱,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第四句“僧语隔疏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僧人的低语仿佛被篱笆过滤,显得更加深远。

接下来两句“果熟时抛地,花繁欲堕枝”,诗人以生动的视觉形象描绘了庵中的自然景象,果实累累,花朵繁多,仿佛要从枝头坠落,展现出生机盎然的季节气息。

最后两句“三年前到此,不记旧题诗”,诗人回忆起三年前的来访,感叹时光荏苒,已经记不清当时留下的诗句,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斯岩庵的环境和氛围,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山水寺庙的深深敬仰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作者介绍

顾逢
朝代:宋

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猜你喜欢

杨学士乃弟仲宜归建安以道中五景求诗赠之·其四鹅湖晴云

投策憩鹅湖,山水含清妍。

流云映华旭,粲粲五彩鲜。

云边有精舍,能不怀当年。

哲人崇丽泽,至道以昭宣。

归哉懋钻仰,覃思在遗编。

(0)

胡学士山居八景之二首竹坞云林·其二夫容寒雪

结庐在沧洲,前对夫容好。

寒冬飞雪凝,开门玩琼岛。

皎洁如我心,揽之以为宝。

出处自不渝,可与知者道。

(0)

河汾五贤咏五首·其一卜子夏

浩浩西河流,遥遥东鲁山。

山河远相隔,千里独游还。

升堂奥可入,岂曰文辞观。

相从陈蔡厄,松柏知天寒。

索居晚归来,侯国师甘盘。

去之几千载,高风洒尘寰。

瞻望不可及,青云映西关。

(0)

鬼谷圮桥东山云房四图为金学士题·其三

莫道征西旧司马,平生山水惬幽寻。

白头匡济成何事,回首东山感慨深。

(0)

送张令赴麻阳

乱山蛮树向人低,遥绾铜章赴五溪。

为想春风与嘉政,新年俱到夜郎西。

(0)

萧氏石冈十景诗为省身赋·其三青泥滩

近接金鱼埧,来往弄轻桡。

水清下见底,白石如琼瑶。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