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悬太师击,攻玉诗人讽。
仙煮充腹饥,俗支免腰痛。
瑶琨产维扬,琅玕出乃雍。
高题少室名,怪作东坡供。
半空见玉蝙,千仞附青凤。
在悬太师击,攻玉诗人讽。
仙煮充腹饥,俗支免腰痛。
瑶琨产维扬,琅玕出乃雍。
高题少室名,怪作东坡供。
半空见玉蝙,千仞附青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应祯所作,描绘了他与友人游览阳山云泉庵时的情景。诗中提到“太师击”和“攻玉诗人”,可能暗指太白醉酒挥毫的豪情和文人雅士琢玉般的诗才。诗人以“仙煮”和“俗支”比喻食物的珍贵,强调了在山中寻得的瑶琴(瑶琨)和琅玕(美玉)般的自然馈赠,寓意高雅的艺术享受。
“少室名”和“东坡供”则借用了历史典故,少室山为道教名山,与高雅文化相关,而苏东坡以豪放著称,此处或暗示诗人的文风独特。最后两句“半空见玉蝙,千仞附青凤”,通过“玉蝙”和“青凤”这些神话意象,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高山之上,仿佛与仙灵共舞的超凡体验。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山水游历、文人逸趣和神话元素,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高雅文化的追求。
池边庭户敞,云軿下、羞脸嫩红微。
叹一句胜常、未堪消受,几番回首,镇费猜疑。
但无赖,绕筵寻粉泽,随路认香泥。
画槛忒高,半遮莲袜,春风太软,不动罗衣。
此时魂消也,花枝上、一任杜宇催归。
自笑一生伶俐,半刻痴迷。
想深闺夜语,无嫌两小,后宫春暖,便欲双飞。
怕是灯明空局,究竟无期。
怕杀孤灯,趁暗里、自家眠罢。
正沉沉、重关深掩,漏签才下。
寒犬惊嗥花下影,飞鼯捎落檐头瓦。
细听来、不见有人声,心儿怕。双眼泪,如珠卸。
双足冷,如冰泻。怎风儿刚歇,雨儿又洒。
雀脑烧残难再热,罗帏放了羞重挂。
只消他、一个杜鹃啼,魂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