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山·其一》
《还山·其一》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寒山纵短节,隐隐闻疏钟。

遥见云中鹤,归栖石上松。

飞泉挂绝壁,孤寺隐高峰。

旧识烟霞叟,依然谷口逢。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首句“寒山纵短节,隐隐闻疏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间清晨的静谧氛围,寒山之上,偶有钟声悠扬传来,为这寂静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禅意。接着,“遥见云中鹤,归栖石上松”一句,诗人将视线拉高,描绘了鹤在云中翱翔,最终栖息于岩石上的松树之上,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心灵的归宿与超脱。

“飞泉挂绝壁,孤寺隐高峰”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飞流直下的泉水与隐藏在高耸山峰之中的孤寺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坚定与孤独之美。最后,“旧识烟霞叟,依然谷口逢”则以一个偶然相遇的隐士形象,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人文色彩,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老友重逢的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系自然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感怀

下阻黄垆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

濛濛零雨又寒食,浩浩长流总逝川。

万里游惟图一饱,三年泪忍到重泉。

此身俯仰都惭愧,鞅掌犹言我独贤。

(0)

两朝忠义传,俱有若人名。

(0)

沁园春.美人胸

袿领低分,襦襟松解,芗泽微微。

有阿婆怜重,麝檀幼啖,郎君情泥,辅体交靡。

文扣都弛,红纱不隔,贴向人怀选梦宜。

相思结,问贮来多少,中款无疑。仙娥宝袜尤奇。

试束与欢身疾顿离。

况酥融脂凝,寒堪暖手,花嬉玉乐,席号香肌。

菽乳微扪,蕙心同捧,玉燕曾教梦里携。

莲花带,偶赤珠夜系,争讶朝晖。

(0)

请急赈歌·其三

救荒如救灾,祸比燃眉蹙。

杯水投车薪,燎原势难扑。

叹息此时情,鸟焚巢已覆。

告急书交驰,请帑派施谷。

连月风怒号,滔天浪不伏。

劳公百战身,悬民千里目。

愁无山鞠穷,疾奈河鱼腹。

藜藿杂秕糠,终餐不一掬。

哀肠日九回,何处求半菽。

见公如得父,幸免填沟渎。

去时编户口,稽查费往复。

积困苏难迟,倒悬解宜速。

我亦翳桑人,不食黔敖粥。

爱倩饥何妨,长歌以当哭。

安得劝发棠,加宾一万斛。

康济大臣心,补助生民福。

会看达九重,褒嘉锡命服。

(0)

春江吟送鸿卿归清溪

杜鹃啼破绿杨烟,别苦不教柳色妍。

同是萱零苫块者,江亭挥手倍凄然。

追思异地萍踪合,清溪瀛水两相连。

臭味投兮肝胆照,荆州识在廿年前。

风雨无间清课事,敲棋煮酒又茶煎。

父事降为兄事列,从来好友本忘年。

鹿岛波平春水绿,故人西望买归船。

万里晴航送君去,清风明月惹情牵。

天涯此后谁知己,殊嗜酸咸且自怜。

珍重窗西时剪烛,心交记取海云边。

(0)

台人品茗

寒榕垂荫日初晴,自泻供春蟹眼生。

疑是闭门风雨候,竹梢露重瓦沟鸣。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