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七》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七》全文
南北朝 / 鲍照   形式: 乐府曲辞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0)
注释
君不见:你没看见,用于引起注意的说法。
春鸟:春天的鸟儿。
初至时:刚到的时候。
百草:各种草木。
含青:蕴含绿意。
俱作花:都开放花朵。
寒风:冷风。
萧索:凄凉,这里指寒冷刺骨。
一旦至:一旦到来。
竟得几时:能有多少时间。
保光华:保持光彩美丽。
日月流迈:时间流逝。
不相饶:不停留,不宽容。
令我:使我。
愁思怨恨多:充满许多愁绪和怨恨。
翻译
你没看见春天鸟儿刚来时,各种草木蕴含绿意都竞相开花。
寒冷的风突然到来,它们能保持鲜艳光彩多久呢?
时光匆匆流逝,从不宽容,让我心中充满愁思与怨恨。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七)》。诗中通过描绘春天到来的景象和转瞬即逝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时间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鸟归来,各种草木都含着绿意,仿佛都化作了花朵,充满了生的活力。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这两句则转而描写了季节更迭中自然景象的易逝,寒风突然到来,一切美好的景色都可能被摧毁,诗人感叹这些美好能持续多久。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感受,时间如流水般不断前进,不给人任何宽容的机会,这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体验,让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愁绪和怨恨。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难以长久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界无常变化时的人类渺小与无力。

作者介绍
鲍照

鲍照
朝代:南北朝   字:明远   生辰:约415年~466年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猜你喜欢

鹊踏枝·其一

几日中元初过复。七叶蓂疏,佳气生晴昼。

称庆源深流福厚。天精储粹干星斗。

喜入高堂罗燕豆。风弄微凉,帘幕披香绣。

暂倩灵龟言永寿。蟋桃花送长生酒。

(0)

减字木兰花·其四十五劝

酒巡未止。更说五行人听喜。康节淳风。

说道诸公运数通。乞浆得酒。更检戊申前定寿。

亥子推何。甲子生年四百多。

(0)

减字木兰花·其二

江南二月。犹有枝头千点雪。邀上芳尊。

却占东君一半春。尊前眼底。南国风光都在此。

移过江来。从此江南不复开。

(0)

满庭芳.水明楼观竞渡

紫盖黄旗,白袍银浆,画角声撼潜虬。

漦馋鬣怒,热动汨罗愁。

最忆龙艘凤舸,迎鸾曲、唱彻扬州。

风吹散、残鳞零申,金鼓霎时休。悠悠。

来此地,张牙弄爪,睹甚王侯。

像重分无楚,巧赛孙刘。

回首烟波香霭,斜阳外、几点沙鸥。

鸡豚社、村箫蛮管,灯火水明楼。

(0)

如梦令.闺情·其五

昨夜星阑人醒。移过玉人鸳枕。

同到琐窗前,照见一帘花影。谁肯。谁肯。

不怕月明风冷。

(0)

和何吉阳赠别七首·其五

剪烛夜殊永,论心席每前。

绝尘偏我后,登岸喜公先。

珠匮应兼在,金针是此传。

六年空筑室,一唯独曾贤。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