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七)》。诗中通过描绘春天到来的景象和转瞬即逝的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时间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鸟归来,各种草木都含着绿意,仿佛都化作了花朵,充满了生的活力。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这两句则转而描写了季节更迭中自然景象的易逝,寒风突然到来,一切美好的景色都可能被摧毁,诗人感叹这些美好能持续多久。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感受,时间如流水般不断前进,不给人任何宽容的机会,这种对时间无情流逝的体验,让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愁绪和怨恨。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美好难以长久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界无常变化时的人类渺小与无力。
紫盖黄旗,白袍银浆,画角声撼潜虬。
漦馋鬣怒,热动汨罗愁。
最忆龙艘凤舸,迎鸾曲、唱彻扬州。
风吹散、残鳞零申,金鼓霎时休。悠悠。
来此地,张牙弄爪,睹甚王侯。
像重分无楚,巧赛孙刘。
回首烟波香霭,斜阳外、几点沙鸥。
鸡豚社、村箫蛮管,灯火水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