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鸟窠和尚诗》
《赠鸟窠和尚诗》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niǎoshàngshī
táng / bái

kōngményǒuzhīchùtóubái齿chǐhuángyóuniànjīng

niányǐnzheshēngwénjiǔzhìjīnzuìwèixǐng

注释
空门:佛教用语,指解脱烦恼的境界,这里指佛法。
有路不知处:有道路但不知道它通向哪里,比喻对佛法的理解迷茫。
头白齿黄:形容人年老,头发白了,牙齿黄了。
声闻酒:佛教用语,指对名声、赞誉的执着和追求。
迄至:到,直至。
如今:现在,目前。
醉未醒:比喻对世俗名利的沉迷状态,没有觉悟。
翻译
佛法之路明明存在,却不知通向何处,人老珠黄还在诵读经文。
不知在何时喝下了执着于名声的酒,直到现在仍沉迷其中,未曾清醒。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所作,名为《赠鸟窠和尚》。通过这四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这里,"空门"指的是寺庙的大门,这里是虚拟的表达,没有实际的路径可循,暗示了诗人对于佛法真谛的追求和迷茫。"头白齿黄"则描绘出诗人年迈体衰的景象,而"犹念经"则显示了诗人即便是到了老年,也依然坚持对佛教经典的诵读和思考。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慨。诗人问自己是哪一年开始沉浸在佛法之中的,而现在依然如醉未醒一般,对佛教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声闻酒"这里象征着佛法的智慧,通过饮用这种智慧的酒,诗人才能够达到心灵上的醉态。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以及对于时间无情流逝却无法把握真理的一种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其十五

老去何戡出玉门,一声楚调最消魂。

低徊唱煞红绫裤,四座衣裳宛酒痕。

(0)

展拜恩师遗像敬题·其二

小子仰承青目多,幸叨一第意蹉跎。

凄然披卷瞻遗像,奈负我师期望何。

(0)

从军行

关云漠漠关雪堆,北风惨惨山木摧。

长河冰合马蹄滑,沙塞日落胡笳悲。

自恨少小系军籍,愁枕金戈眠不得。

苦寒苦饥不敢言,谁人不畏将军律。

中宵愁叹何纷纭,犹将膏血输将军。

将军好服黑貂服,十貂皮当金十斤。

将军独嗜太牢味,一日军中九牛毙。

山无馀貂野无牛,诛敛无穷棰楚至。

鼎中粒,机中布,日日输入将军库。

将军日富士日瘠,欲往诉之逢彼怒。

君王每忧军士寒,毛衣布衲输岁阑。

将军分给苦不遍,肌肤冻裂手拘挛。

蝗虫岁旱无岁无,不闻赈恤闻催租。

阿翁弃姑儿弃妇,过半相携逃入胡。

胡中艰辛不可说,犹胜将军浚膏血。

将军将军胡不去,去作公卿一军悦。

天门杳杳严九关,御史纷纷深闭舌。

廉颇李牧不复生,激烈悲歌肠内热。

(0)

忆园梅十四韵

一从丘壑旷经巡,清赏依依感慨频。

竹杖芒鞋孤旧约,石田茅屋误芳邻。

冥怀邂逅琴樽远,浪说调羹鼎鼐亲。

喜有心期谐冷淡,耻因滋味较酸辛。

时逢杜老愁兼绝,诗许林逋句独新。

东阁凭阑空有赋,西湖放鹤更何人。

影迷白玉堂边月,香尽罗浮岭外春。

魂断素娥精欲落,梦回青鸟思无因。

繁华到处人长满,路径无媒草共湮。

清白欲随天地老,孤高甘守雪霜贫。

窗前夜到疑珠箔,墙角风多怅玉尘。

自是穷檐堪索笑,不胜羌笛解伤神。

家怜吴镇庵居好,画觉元章翰墨真。

老我归来清赏在,乱山寒秀对閒身。

(0)

郊居

结屋临溪水,悠然心自闲。

泉分杯底月,云共枕前山。

芳树经春合,幽禽薄暮还。

邻人借渔钓,嗑尔款柴关。

(0)

鱼灯次董学谕先生

灯事今年胜去年,锦鳞飞出傍红莲。

光分太乙青藜火,魂返琴高古列仙。

此夜含膏游陆海,他时烧尾入云天。

尊前喜睹文明兆,耳畔春雷己殷然。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