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金为换七玄衣,自启筠笼俯钓矶。
白水真人聊并聘,清江使者遂同归。
负图可但逢时出,曳尾宁须与世违。
好去沧波莫回首,馀不亭下柳依依。
百金为换七玄衣,自启筠笼俯钓矶。
白水真人聊并聘,清江使者遂同归。
负图可但逢时出,曳尾宁须与世违。
好去沧波莫回首,馀不亭下柳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富家童子以高价购得一只七玄衣(可能是指罕见的龟)后,将其释放于自然的情景。首句“百金为换七玄衣”展现了童子对这只奇特生物的珍视和不惜重金的决心。他打开竹笼,让龟在钓矶旁自由游弋,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亲近。
“白水真人聊并聘,清江使者遂同归”运用了道教神话中的意象,将龟比喻为白水真人的使者或清江的宾客,表达了童子希望它能在自然环境中找到真正的归属感。诗人暗示,龟的回归是顺应天性的选择,而非被迫囚禁。
“负图可但逢时出,曳尾宁须与世违”进一步强调了龟的自由意愿,指出它无需为了迎合世人的眼光而出仕,宁愿保持其隐逸的生活方式。这里寓言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最后,“好去沧波莫回首,余不亭下柳依依”祝愿龟儿在广阔的江水中自由自在,不必再回头留恋尘世,而那柳树则象征着诗人对童子善行的赞赏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尊重生命价值的理念。
伫立蘅皋暮,冻云乍敛,霜飙微列。
怅饮杯深,阳关声苦,愁见画船催发。
夜来红泪烛,还解惜、王孙轻别。
怅望处,乍金丝冷落,兰薰销歇。闻说。归兴切。
华鬓未生,得意浓时节。
画戟门开,斑衣追逐,晓日凤凰双阙。
帝城春信早,随处有、江梅攀折。
烂熳赏,也多应忘了,东堂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