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香闺悄,才縆额东风料峭。
可惜红芳,如此匆匆过了。
做暝遥天浑似墨,妆阴野水愁难晓。
独对菱花,横波淼淼。惆怅更谁知道。
漫消受、绿篝烟袅。何日剪破层阴,依然春好。
料得藁砧愁远泊,也无灯火来相照。
怪底今宵,黄昏偏早。
尽日香闺悄,才縆额东风料峭。
可惜红芳,如此匆匆过了。
做暝遥天浑似墨,妆阴野水愁难晓。
独对菱花,横波淼淼。惆怅更谁知道。
漫消受、绿篝烟袅。何日剪破层阴,依然春好。
料得藁砧愁远泊,也无灯火来相照。
怪底今宵,黄昏偏早。
这首《鱼游春水·春阴闺思》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阴雨中的闺中思绪。
开篇“尽日香闺悄”,点明了女子所在的环境——一个寂静的闺房,充满了淡淡的香气。接着,“才縆额东风料峭”一句,通过描述微风初起,略带寒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接下来,“可惜红芳,如此匆匆过了”表达了对春花易逝的惋惜之情,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
“做暝遥天浑似墨,妆阴野水愁难晓”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昏暗的天空比作浓墨,将阴沉的野水比作愁绪,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阴郁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内心的愁闷和迷茫。“独对菱花,横波淼淼”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孤独的形象,她独自对着菱花镜,眼中闪烁着深邃而渺茫的光芒,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却又难以言表。
“惆怅更谁知道”一句,直接抒发了女子心中的孤独与忧伤,她的愁绪无人能解,只能默默承受。“漫消受、绿篝烟袅”则描绘了女子在绿油油的篝火旁,烟雾缭绕,似乎在试图驱散心中的阴霾,但效果并不明显。
最后,“何日剪破层阴,依然春好”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渴望,希望能够冲破眼前的阴云,重新迎来明媚的春天。“料得藁砧愁远泊,也无灯火来相照”则是对远方丈夫的思念,想象他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没有灯火的陪伴,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忧虑。“怪底今宵,黄昏偏早”则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仿佛今夜的黄昏比往常来得更早,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阴雨中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