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鱼游春水.春阴闺思》
《鱼游春水.春阴闺思》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鱼游春水

尽日香闺悄,才縆额东风料峭。

可惜红芳,如此匆匆过了。

做暝遥天浑似墨,妆阴野水愁难晓。

独对菱花,横波淼淼。惆怅更谁知道。

漫消受、绿篝烟袅。何日剪破层阴,依然春好。

料得藁砧愁远泊,也无灯火来相照。

怪底今宵,黄昏偏早。

(0)
鉴赏

这首《鱼游春水·春阴闺思》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阴雨中的闺中思绪。

开篇“尽日香闺悄”,点明了女子所在的环境——一个寂静的闺房,充满了淡淡的香气。接着,“才縆额东风料峭”一句,通过描述微风初起,略带寒意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接下来,“可惜红芳,如此匆匆过了”表达了对春花易逝的惋惜之情,暗示了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

“做暝遥天浑似墨,妆阴野水愁难晓”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昏暗的天空比作浓墨,将阴沉的野水比作愁绪,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阴郁景象,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内心的愁闷和迷茫。“独对菱花,横波淼淼”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孤独的形象,她独自对着菱花镜,眼中闪烁着深邃而渺茫的光芒,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却又难以言表。

“惆怅更谁知道”一句,直接抒发了女子心中的孤独与忧伤,她的愁绪无人能解,只能默默承受。“漫消受、绿篝烟袅”则描绘了女子在绿油油的篝火旁,烟雾缭绕,似乎在试图驱散心中的阴霾,但效果并不明显。

最后,“何日剪破层阴,依然春好”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渴望,希望能够冲破眼前的阴云,重新迎来明媚的春天。“料得藁砧愁远泊,也无灯火来相照”则是对远方丈夫的思念,想象他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没有灯火的陪伴,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忧虑。“怪底今宵,黄昏偏早”则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仿佛今夜的黄昏比往常来得更早,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阴雨中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广州杂咏和刘主事子高·其二

绕门龙眼树森然,香蜡时来海外船。

木屧蒲葵已成俗,红蕉丹荔不论钱。

(0)

山中留别张静居

访水寻云几日閒,君仍留此我先还。

到家已是斜阳后,身在东湖却望山。

(0)

云林画

久约樵翁共结邻,青山如待早归人。

屋西有个茅亭子,饱听松风起涧滨。

(0)

题杨补之十梅·其二影

瘦木成阴颤晚风,几随寒月上帘栊。

横斜何处看偏好,只在清溪浅水中。

(0)

次韵答陈文度

乱馀得返故乡居,正谓光生腐草馀。

闵已欲凭谁作赋,绝交宁许我为书。

行看残菊知身老,坐对寒鸦愧鬓疏。

准拟求田成隐计,天于此意可教如。

(0)

南园废宅

桂堂倾圮藕池枯,旧径新移路转迂。

射圃春风谁走马,歌台夜月自啼乌。

看花尚有閒人到,索酒今无醉客呼。

多少侯家尽消废,如何来此独踟蹰。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