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耆旧久彫零,赖有夫君尚典刑。
持节有心吞朔骑,请缨无路报朝廷。
壮图落落嗟难合,末俗纷纷笑独醒。
坐蜕已超尘世去,空馀遗像在丹青。
中原耆旧久彫零,赖有夫君尚典刑。
持节有心吞朔骑,请缨无路报朝廷。
壮图落落嗟难合,末俗纷纷笑独醒。
坐蜕已超尘世去,空馀遗像在丹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先贤郑武子的怀念。开篇“中原耆旧久彫零”表达了对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古老文化的眷恋之情,"赖有夫君尚典刑"则是说依靠着夫子(即孔子)的教诲来维持礼仪之正。这两句传递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情感。
接着,“持节有心吞朔骑”中“持节”可能指的是手握朝廷所授予的符节,代表着权力和使命;"有心吞朔骑"则是在表达诗人内心的不平与对时局的关切。紧接着,“请缨无路报朝廷”则是说即便想要上书言事,也不知该如何向朝廷陈述。
中间两句“壮图落落嗟难合,末俗纷纷笑独醒”描绘了诗人对于世态的感慨。"壮图"可能指的是壮丽的图画或壮观,也许是指宏伟的事物;"落落"则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凄凉之情,"嗟难合"则是在叹息这种情况难以改变。而“末俗纷纷笑独醒”则是在说诗人对于世间的浊乱看得很清楚,却又感到无力回天,只能孤独地保持清醒。
最后两句“坐蜕已超尘世去,空馀遗像在丹青”,"坐蜕"可能是形容一种超脱尘世的状态;"已超尘世去"则是在表达诗人精神上的超脱。"空馀遗像在丹青"则是在说尽管肉体消逝,但留下的文笔墨迹(丹青)依然存在,成为了对先贤的一种纪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国和传统文化的眷恋,以及对于世间变化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使命与时代变迁之间的矛盾与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