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秋风送客槎,封书能寄子云家。
病中讽咏曾焚蒳,别后星霜一折麻。
白练飞来天目雨,紫虈开过秣陵花。
金门傲吏抽簪晚,欲向朱明咽九霞。
江上秋风送客槎,封书能寄子云家。
病中讽咏曾焚蒳,别后星霜一折麻。
白练飞来天目雨,紫虈开过秣陵花。
金门傲吏抽簪晚,欲向朱明咽九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青溪馆春晚答吴翁晋见寄》。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青溪馆时,面对春末的景色,对远方友人吴翁晋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江上秋风送客槎,封书能寄子云家”以江上的秋风起兴,引出诗人将一封书信寄给远方的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接下来的“病中讽咏曾焚蒳,别后星霜一折麻”两句,通过描述自己在病中吟诵诗歌并焚烧香草,以及与友人分别后的时间流逝,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白练飞来天目雨,紫虈开过秣陵花”两句,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和寄托情感。白练般的雨丝仿佛从天目山飘落,紫虈(一种植物)在秣陵(今南京)的花期过后,这些自然景象既是实写,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岁月不居的感慨。
最后,“金门傲吏抽簪晚,欲向朱明咽九霞”两句,通过描述一位在金门任职的高傲官员在傍晚时分摘下官帽,想要在朱明(即太阳)落下时饮尽九霞(可能指美酒或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