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曾憩石桥松,又入盘纡滞短筇。
积雨烟光分远近,平林树色变秋冬。
白云红叶前村路,残日寒鸦傍晚钟。
如此好山留未得,故园落尽碧芙蓉。
秋来曾憩石桥松,又入盘纡滞短筇。
积雨烟光分远近,平林树色变秋冬。
白云红叶前村路,残日寒鸦傍晚钟。
如此好山留未得,故园落尽碧芙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经过庐山时所见的秋景,充满了深沉而宁静的美。首联“秋来曾憩石桥松,又入盘纡滞短筇”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曾在秋天于石桥边的松树下休息,如今再次踏入蜿蜒曲折的小径,手持短杖,行走在山中。这一句通过“憩”、“滞”二字,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行走的缓慢与悠闲。
颔联“积雨烟光分远近,平林树色变秋冬”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变化。连绵的雨水使得远处的景物若隐若现,如同轻烟笼罩,而平缓的树林在秋去冬来之际,树色也随之变换,呈现出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这两句通过“积雨”、“烟光”、“平林”、“树色”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季节交替的景象。
颈联“白云红叶前村路,残日寒鸦傍晚钟”则将画面推向了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诗人行走在前村的路上,白云与红叶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夕阳西下,寒鸦归巢,傍晚的钟声悠扬响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这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或许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是对远方家园的思念。
尾联“如此好山留未得,故园落尽碧芙蓉”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虽然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但终究无法停留,因为心中挂念的还是那片承载着记忆与情感的故园。这里的“碧芙蓉”可能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生机,与开头的“石桥松”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与情感的循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