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清溪水,水清能照人。
我来住行脚,独立见閒身。
红桕当孤店,青山在隔邻。
风尘暗前路,谁复是知津。
东去清溪水,水清能照人。
我来住行脚,独立见閒身。
红桕当孤店,青山在隔邻。
风尘暗前路,谁复是知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行走在清溪之畔的情景,以清溪为镜,映照出自己的身影,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东去清溪水,水清能照人",开篇即以清溪的清澈引出自我反思的主题,水的清澈不仅映照出人的形象,也暗示着内心的纯净与自省。
"我来住行脚,独立见閒身",诗人来到这清溪边,放下行囊,独自站立,仿佛在寻找一个宁静的自我。这里的"閒身",既指身体的闲适,也暗含心灵的自由与解脱之意。
"红桕当孤店,青山在隔邻",红桕树点缀在孤店周围,青山则遥遥相望,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红桕的鲜艳与孤店的孤独形成对比,青山的静穆则增添了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
"风尘暗前路,谁复是知津",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风尘遮蔽了前方的道路,似乎连指引方向的人都已不在。这里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也蕴含着对人生道路探索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溪、红桕、青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放旷北郭生,好作云水游。
忆昔渡彭蠡,一棹夷犹桑落洲。
桑落之洲清且泚,水光摇摇山靡靡。
沤前直与银河通,日出风生见金鲤。
东南五老之高峰,坐卧常对乎舟中。
屏风九叠烂云锦,金阙照耀青芙蓉。
悬崖瀑布泻寒碧,玉龙倒挂三千尺。
群仙鹄立紫霞里,思欲从之漱琼液。
是时卸帆野阴暮,水气空濛杂烟雾。
乾坤多事逾十年,今之画图犹故步。
此图作者房山公,后来继之松雪翁。
经营惨淡千万状,点缀毫末无遗踪。
房山松雪总萧瑟,远客无家空叹息。
拔剑高歌行路难,落日寒云惨无色。
西域紫驼高硉兀,不见肉峰惟见骨。
左顾右盼如乞怜,欲行不行还勃窣。
向来负重曾千斤,识风知水灵于人。
长鸣蹴踏塞北雪,矫首振迅江南春。
只今多病兼衰老,疮皮剥落毛色槁。
秋沙苜蓿三尺长,空向墙头龁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