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踪迹任西东,翰墨场中且用功。
时对此君哦七字,也胜痴坐辩幡风。
浮云踪迹任西东,翰墨场中且用功。
时对此君哦七字,也胜痴坐辩幡风。
这首诗名为《荐福寺次许师咏竹》,作者是宋代文人裘万顷。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淡然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首句“浮云踪迹任西东”以浮云比喻人生的无常和飘忽不定,暗示诗人不拘泥于世俗的羁绊,任凭命运东西。接着,“翰墨场中且用功”则强调了诗人专注于文学创作,认为在书法与诗歌的世界里倾力投入,比空想或无意义的闲聊更有价值。“时对此君哦七字”中的“此君”指的是竹子,诗人对着竹子吟咏诗歌,寓言自己在创作中找到了乐趣和满足感。“也胜痴坐辩幡风”进一步深化主题,表示这样的创作生活比徒然争论虚无之事更为明智。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脱而勤奋的生活态度。
太原有男子,壮烈世所无。
身长九尺馀,白晰好眉须。
自负良家子,募作材官徒。
腰中辘轳剑,横击当路衢。
并州恶少年,见之伏且趋。
一朝览青镜,侘傺空堂隅。
三日不出户,忽然见彼姝。
绰绰夫容颜,盈盈玉雪肤。
蛾眉娟且长,高髻堕马梳。
脱我金锁甲,系我绣罗襦。
挂我白貂帽,珥我明月珠。
委心怀嬿婉,不惜健儿躯。
昔为云中鹄,今为水上凫。
昔者一何厉,常关十石弧。
今者何柔曼,巧笑倾城都。
仰视浮云驰,变化不须臾。
茫茫窥元运,玄黄无乃渝。
世人但云好,不必称丈夫。
福集岂无端,祸臻亮有由。
枯鱼过河泣,悔从鲸鳄游。
扬鬐出溟海,振翼徙炎洲。
翻涛作风雨,喷浪成山丘。
旁顾无陵鲤,鳣鲔安足俦。
一朝宕海澨,潮落委遐陬。
红肌试砧斧,白骨聚蚍蜉。
横海既成观,盈尺亦满舟。
回首羡鲂鱮,游戏清波流。
慎旃远游子,濡足何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