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三》
《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其三》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

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

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

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

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梦与抑之昆季语湛崔皆在焉觉而有感因记以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梦境中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衡庐曾有约,相携尚无时”点出诗人与友人有过约定,但至今未能实现,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期待的心情。接着,“去事多翻覆,来踪岂前知?”两句则表达了世事多变,未来难以预料的感慨,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斜月满虚牖,树影何参差。”描绘了一幅月夜景象,斜月洒满空窗,树影摇曳不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林风正萧瑟,惊鹊无宁枝。”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凄清,风吹过树林发出萧瑟之声,惊动了栖息的喜鹊,它们找不到安宁的栖息之地,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动荡。

最后,“邈彼二三子,惄焉劳我思。”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的友人,表达出对他们的深切思念。在这首诗中,王守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其六

王谢墩名一任谁,故园黄竹我须知。

金盘华屋杨家果,此说方应是可疑。

(0)

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其一

敢因一字浪雌黄,自分严于斧钺霜。

只有地灵知此意,年年风雨茁新篁。

(0)

送唐御医致仕还嘉兴·其三

日日门前客似麻,活人心苦鬓先华。

此回秀水城中路,医道谁当第一家。

(0)

先忠烈王遗迹十二咏·其十二世忠庙

立孤人去远,孙子更流芳。

忠节高千古,神功被一方。

旧祠传异代,新爵换真王。

何幸南归便,焚香拜寝堂。

(0)

渡江次采石

二十年来尘鞅中,临江喜遇快哉风。

六朝隐隐寒山翠,万里沈沈夕照红。

绝海舟航南北共,兼天波浪古今雄。

拟沽采石矶头酒,浇我平生磊磈胸。

(0)

送陈宏知事·其三

随牒年来多苦辛,青云此日荷恩新。

南都列卫应相问,知是尚书幕府人。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