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采芝庵明辨师求泉名以月光命之》
《采芝庵明辨师求泉名以月光命之》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古风

方池洌寒泉,湛湛缨可濯。

其源出阳崖,其委则阴壑。

斋盂给晨炊,茗碗共午酌。

道人习水观,趺坐閒两屩。

性水了真空,非以识心度。

浮幢诸刹海,视身同不涸。

为名月光泉,永配一宿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明辨师的僧侣在采芝庵中寻找泉水的故事。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的清澈与源头的神秘,以及僧侣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人以“方池洌寒泉,湛湛缨可濯”开篇,描绘了一个清澈寒冷的泉水池,池水深邃,仿佛可以洗涤心灵。接着,“其源出阳崖,其委则阴壑”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泉水的源头和流向,暗示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随后,“斋盂给晨炊,茗碗共午酌”描绘了僧侣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宁静,通过使用斋盂和茗碗,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和对佛法的虔诚。而“道人习水观,趺坐閒两屩”则展示了僧侣在水边静坐冥想的情景,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内心的平静。

“性水了真空,非以识心度”这两句,表达了僧侣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认为人的本性如同水一般纯净,无需外在的识见来衡量,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纯净与空灵。

最后,“浮幢诸刹海,视身同不涸”将僧侣的心境比作广阔的海洋,即使面对生活的波折,内心依然如泉源般永不干涸,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与坚韧。

“为名月光泉,永配一宿觉”则是对泉水命名的寓意,月光泉不仅象征着清澈明亮的泉水,更寓意着僧侣内心如同月光般纯净,能够给予人们永恒的启示与觉醒。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僧侣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领悟,充满了禅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赠郑使君开府郧阳

肘悬金印鬓初斑,遥望郧阳错绣间。

自取赤文开地轴,真同玄武锁天关。

衣袪斜绾三州水,剑脊平分两戒山。

棨卫清香云气里,谢罗仙迹好追攀。

(0)

题达摩面壁图二首·其二

戒定从能达上乘,禅宗多事尚传灯。

文章此外无馀业,我亦澄怀似老僧。

(0)

和觚庵

杜老佳辰对群盗,陶公九日阙持醪。

幽忧不出古人下,极目依然天界高。

萸菊暂酬秋寂寞,江山空觉气萧骚。

旧京糕字无消息,断雁西风首重搔。

(0)

答行岩并示二适

早知骑虎患非轻,谁识连鸡势已成。

免虏入山真失着,老谋壮事两难平。

秦关欲辨东西险,洛水犹闻日夜声。

太息草间求活辈,几回横涕望归京。

(0)

九日拟游松风閤因雨不果

未到西山已足誇,孰知秋序变天涯。

雨声坐使人留楚,霜意犹悭菊作花。

眼底江湖添浩荡,酒边肝肺长槎枒。

登高能赋寻常事,千载居然属孟嘉。

(0)

杂诗四首·其四

冰肌无汗白罗裳,分得华清豆蔻汤。

月浸鲛绡见深坐,替他身上一清凉。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