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节葳蕤出禁城,依依垂柳送君行。
重裁东鲁灵光赋,谁似西京子墨卿。
采烛昔年传蜡凤,称觞此日借金尊。
谢家况复多才子,青草池塘旧有名。
玉节葳蕤出禁城,依依垂柳送君行。
重裁东鲁灵光赋,谁似西京子墨卿。
采烛昔年传蜡凤,称觞此日借金尊。
谢家况复多才子,青草池塘旧有名。
这首明代袁宗道所作的《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玉节葳蕤出禁城”,以“玉节”象征官员的尊贵身份,“葳蕤”形容仪仗的华美,形象地展现了友人出使时的庄重场面。“依依垂柳送君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垂柳赋予情感,生动地表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接下来的“重裁东鲁灵光赋,谁似西京子墨卿”,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学的赞誉和对其使命的期许。东鲁灵光赋,暗指友人才华横溢;西京子墨卿,则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肯定。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文采风流,也寄托了对友人完成使命、不负众望的美好祝愿。
“采烛昔年传蜡凤,称觞此日借金尊”,通过“采烛”、“称觞”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气氛,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旅程,与亲朋好友的离别。借金尊,即借用他人的酒杯,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福。
最后,“谢家况复多才子,青草池塘旧有名”,以谢家多才子的典故,进一步赞扬了友人的才华,并以“青草池塘”之景,寓意友人如春草般生机勃勃,前程似锦。整首诗在赞美中蕴含着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与祝福,情感真挚而深沉。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霜天破夜,一阵寒风,乱淅入帘穿户。
醉觉珊瑚,梦回湘浦,隔水晓钟声度。不作高唐赋。
笑巫山神女,行云朝暮。
细思算、从前旧事,总为无情,顿相孤负。
正多病多愁,又听山城,戍笳悲诉。
强起推残绣褥,独对菱花,瘦减精神三楚。
为甚月楼,歌亭花院,酒债诗怀轻阻。待伊趋前路。
争如我双驾,香车归去。
任春融、翠阁画堂,香霭席前,为我翻新句。
依然京兆成眉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