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
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
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
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
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
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
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园之乐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往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境。首句“偶陪小队谢池行”表明诗人偶然随同一群朋友去谢池游玩,这里的“小队”指的是亲密无间的文人集团,“谢池行”则是出游之地,设定了整个诗篇轻松愉悦的氛围。
次句“云澹风轻雨未成”描绘了一种天气变化中的宁静画面。这里的“云澹”指的是云彩稀薄,“风轻雨未成”则表现出一种春日常见的细微降水,但尚未形成大雨,给人以清新而不浓烈之感。
“梦草诗情全老退”一句中,“梦草”通常与梦境、虚幻联系在一起,而“诗情全老退”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激昂诗意似乎也跟着淡出了,但这并非完全消失,只是变得更加内敛和沉静。
接着,“见花病眼尚分明”一句中,“病眼”通常指的是对美好事物过于留恋而产生的“病态”,这里则表达了诗人尽管年岁已高,但面对花开仍然能够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切的情感。
“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心境。“樵笛村童和”是说现在村里的孩子们欢声笑语地吹着竹笛,而“当日金莲院吏迎”则回忆起以前在金莲寺里官员的盛大接待,这两者对比,显示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满足和欣赏。
最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表达了诗人的自豪之情。在古代文人之间,经常会有文学座谈或诗歌比赛等活动,而“骚坛”通常指的是这种以评议诗文为主要内容的场合。这里,“得向骚坛分半席”意味着诗人在这些文学聚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绝胜一品与三旌”则表示诗人的才华和成就远超过一般的标准,甚至超越了最高等级的一品和三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享受当下之美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