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修城更运粮,科铜采箭又徵鎗。
耕牛掠尽丁男死,不信官田不解荒。
伐木修城更运粮,科铜采箭又徵鎗。
耕牛掠尽丁男死,不信官田不解荒。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田家谣》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首句“伐木修城更运粮”展现了农民为国家建设付出的劳力,不仅要砍伐木材修建城墙,还要运输粮食供给城市。接着,“科铜采箭又徵鎗”说明农民还要承担武器制造的赋税,连金属资源的采集也不放过。
然而,这样的劳役榨干了农民的劳动力,以至于“耕牛掠尽丁男死”,耕牛被征用殆尽,壮丁也因过度劳累而死亡。最后,“不信官田不解荒”表达了农民对官府土地政策的不满,即使官田无人照料,也无人能休养生息,田地荒芜成为必然。
整首诗通过农民的艰辛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对底层人民的压榨,以及官田政策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无多酌我盖司隶,不能满觞田将军。
坐中幸免沐猴舞,且复周旋非贵人。
人言劝饮无恶意,君胡作恶使客起。
少陵亦遭田父肘,况我忘形友君子。
从今勿劝亦勿辞,我欲眠时君自归。
先生一斗一石醉,莫问喧争与嘲戏。
好诗无音律,至文难言说。
学之无他术,先要心路绝。
兀坐送清昼,万事付一拙。
如是三十年,大巧自发越。
万象赴陶冶,百怪乞提挈。
兴来忽运笔,妙处无前哲。
古来翰墨士,外此别无诀。
明也江南来,俊气方烈烈。
乘潮观海门,入越探禹穴。
须从言外参,莫向纸上窃。
此方吾必秘,为子轻漏泄。
慎勿语俗子,只可自怡悦。
郭家墓田土花碧,轮菌紫芝大盈尺。
淋浪雨泪种得成,不识春风生长力。
晴云练练依遥岑,霁月烱烱悬崖阴。
苦心实竹谁赏识,青山重叠黄泉深。
两翁落笔九天上,发煇潜德光千丈。
此卷长留天地间,灵芝万古常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