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十载聒干戈,愁死愁生两鬓皤。
昨日县中人报道,新开学馆著弦歌。
耳边十载聒干戈,愁死愁生两鬓皤。
昨日县中人报道,新开学馆著弦歌。
这首民谣以“耳边十载聒干戈”开篇,描绘了长时间战争的喧嚣与纷扰,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愁苦和岁月的流逝。愁苦不仅体现在外部环境的动荡不安上,也深深刻在了人们的内心深处,两鬓斑白是岁月无情的见证。接着,“愁死愁生两鬓皤”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时间的流逝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战争长期持续的深切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昨日县中人报道,新开学馆著弦歌”则转向了社会的希望与变革。在经历了长久的战乱之后,县中传来好消息,新的学馆即将开设,弦歌之声将再次响起。这不仅是对知识与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未来和平与繁荣的寄托。通过这一转变,诗人展现了在艰难环境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教育、文化复兴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民谣反映了明代社会在历经战乱后,人民对于和平、教育和社会进步的强烈渴望。它既是对过去苦难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呼唤,体现了人性中的坚韧与乐观。
荒烟散不收,残山带遥碧。
林鸦晚依依,草雉时嗝嗝。
斜光明不定,居人掩荆栅。
朅来喜盍簪,林下语幽赜。
厓屋灯火青,野鳖旋新摘。
岂无伏虎禅,亦有飞凫客。
爱此小昆丘,人世白云隔。
愿当抱奇幽,炯言永终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