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妾初归日,芳树齐蛾眉。
如何三两岁,已长拂檐枝。
春风初入洛阳道,芳树含花笑春早。
夫婿朝回千骑喧,玳筵召客满西园。
红衫半拭朱弦柱,青菜新传白玉盆。
翩翩蜂蝶闲来往,投辖呼卢恣欢赏。
共道筵前日未斜,谁知树底已飞花。
花飞乱落清池里,明镜容华宛相似。
寄言夫婿晚留春,转眼风光不待人。
忆妾初归日,芳树齐蛾眉。
如何三两岁,已长拂檐枝。
春风初入洛阳道,芳树含花笑春早。
夫婿朝回千骑喧,玳筵召客满西园。
红衫半拭朱弦柱,青菜新传白玉盆。
翩翩蜂蝶闲来往,投辖呼卢恣欢赏。
共道筵前日未斜,谁知树底已飞花。
花飞乱落清池里,明镜容华宛相似。
寄言夫婿晚留春,转眼风光不待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芳树之美与人们在春日里的欢愉场景。
开篇“忆妾初归日,芳树齐蛾眉”,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女子初归时所见的春日美景,芳树如同美女般整齐排列,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如何三两岁,已长拂檐枝”则以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春光易逝,树木生长迅速,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匆匆。
“春风初入洛阳道,芳树含花笑春早”一句,将春风与芳树人格化,赋予它们生命,仿佛春风轻拂,芳树含笑,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夫婿朝回千骑喧,玳筵召客满西园”描绘了贵族家庭在春日里的奢华聚会,马蹄声喧闹,宴会热闹非凡,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富足。
“红衫半拭朱弦柱,青菜新传白玉盆”两句,通过服饰和餐具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示了宴会的精致与高雅。红衫与朱弦柱,青菜与白玉盆,色彩鲜明对比,凸显出宴会的华美。
“翩翩蜂蝶闲来往,投辖呼卢恣欢赏”描绘了春日里蜜蜂蝴蝶的自由飞翔,以及人们在宴会上的尽情欢乐,投辖呼卢,即席饮酒,展现了人们在春日里的轻松愉快。
“共道筵前日未斜,谁知树底已飞花”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尽管宴会在继续,但树底的花朵已经悄然飘落,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最后,“花飞乱落清池里,明镜容华宛相似”将落花比作镜子中的容华,既赞美了花的美丽,也暗喻了青春的易逝。诗人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珍惜当下、把握时光的呼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美景和人们的欢愉,更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深沉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