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全文
宋 / 卢炳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0)
注释
莎:蓑,草衣。
“莎”“蓑”音同借用。
惭愧:感幸之辞,犹说“侥悻”。
馌:往田里送饭。
稔岁:丰年。
翻译
农民们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田间紧张地忙碌着,这正是家家户户农忙的时节。千畦的绿水中,细嫩的秧苗长得出奇的整齐,真是难得。
斜风细雨,连日不晴,小麦将黄熟时天又转冷。男人们都去田裡抢收抢种,妇女们送饭来到田头。水田、秧田、麦田,男人、女人冒雨插秧、收麦,以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一幅丰收在望的图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农民在春季面临的劳作繁忙和自然环境的变迁。诗人以“莎衫筠笠”开篇,指的是农民身着蓑衣,头戴竹笠,这是古代农夫常见的打扮,显示了农事的紧迫与劳动者的辛勤。

接着,“正是村村农务急”说明了春季农忙的紧要情况。这一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工作的重要性。随后的“绿水千畦”,则描绘了一片翠绿的水田,显示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惭愧秧针出得齐”这句话透露出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切和自责之情。秧针即是稻苗,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稻谷成长不均的担忧,反映了农业生产中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

“风斜雨细”写出了春日里微妙的气候变化,而“麦欲黄时寒又至”则是对农事更深层次的描绘。麦子即将成熟时,又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可能带来不小的影响。

最后,“馌妇耕夫”一句,表现了农家男女共同劳作的情景,而“画作今年稔岁图”,则是诗人将这一切都融入到对当年丰收情景的描绘中,既包含了对自然力的敬畏,也蕴含着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寄托。

作者介绍

卢炳
朝代:宋

卢炳,约宋高宗绍兴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三一年前后在世)字叔阳,(一作叔易)号丑斋,里居及生卒年均不祥。尝仕州县,多与同官唱和。其他事迹不可考。著有哄堂词(亦作烘堂词)一卷,《文献通考》为辞通俗,咏物细腻。 
猜你喜欢

蝶恋花·透户凉生初暑退

透户凉生初暑退。
正是尧蓂,六叶方开砌。
昴宿腾辉来瑞世。
华堂清晓笙歌沸。
锦幕花裀生舞袂。
妙态殊姿,祝寿眉峰翠。
从此玉觞拼一醉。
功成名遂千秋岁。

(0)

点绛唇·破萼江梅

破萼江梅,迥然标格冰肌莹。
暗香疏影。
月张银塘静。
折取一枝,与插多情鬓。
临鸾镜。
粉容相并。
试问谁端正。

(0)

点绛唇·雪里芳丛

雪里芳丛,岭头还报东君信。
寿阳妆靓。
姑射冰肌莹。
曲岸横斜,清浅波相应。
风不定。
暗香疏影。
占断花中韵。

(0)

点绛唇·烟淡黄昏

烟淡黄昏,小移疏影横斜去。
暗香微度。
点缀梢头雨。
玉管休吹,更要留春住。
人何处。
对花无语。
望断江南路。

(0)

点绛唇·昨夜寒梅

昨夜寒梅,一枝雪里多风措。
幽香无数。
不与群花语。
最是凝情,月夜交光处。
谁为主。
待须折取。
羌管休轻举。

(0)

点绛唇·万木凋残

万木凋残,早梅独占孤根暖。
前村雪满。
昨夜南枝绽。
堪恨倚栏,容易吹羌管。
飘琼片。
翠蛾争选。
贴向桃花面。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