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农民在春季面临的劳作繁忙和自然环境的变迁。诗人以“莎衫筠笠”开篇,指的是农民身着蓑衣,头戴竹笠,这是古代农夫常见的打扮,显示了农事的紧迫与劳动者的辛勤。
接着,“正是村村农务急”说明了春季农忙的紧要情况。这一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工作的重要性。随后的“绿水千畦”,则描绘了一片翠绿的水田,显示出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惭愧秧针出得齐”这句话透露出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切和自责之情。秧针即是稻苗,此处表达了诗人对于稻谷成长不均的担忧,反映了农业生产中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
“风斜雨细”写出了春日里微妙的气候变化,而“麦欲黄时寒又至”则是对农事更深层次的描绘。麦子即将成熟时,又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可能带来不小的影响。
最后,“馌妇耕夫”一句,表现了农家男女共同劳作的情景,而“画作今年稔岁图”,则是诗人将这一切都融入到对当年丰收情景的描绘中,既包含了对自然力的敬畏,也蕴含着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