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萧瑟叶初黄,入夜行歌过草堂。
金粟散时天似水,玉绳低处月如霜。
尊前竹色浮秋霭,槛外松阴度晚凉。
遥望南飞有乌鹊,应怜游子滞他乡。
西风萧瑟叶初黄,入夜行歌过草堂。
金粟散时天似水,玉绳低处月如霜。
尊前竹色浮秋霭,槛外松阴度晚凉。
遥望南飞有乌鹊,应怜游子滞他乡。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草堂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首联“西风萧瑟叶初黄,入夜行歌过草堂”以萧瑟的西风和初黄的叶子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夜晚的行歌则增添了几分悠然自得的情趣。接着,“金粟散时天似水,玉绳低处月如霜”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满天星斗比作金粟,月亮则如同霜般洁白明亮,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
“尊前竹色浮秋霭,槛外松阴度晚凉”进一步展现了赏月时的环境,竹色在秋雾中若隐若现,松阴则带来了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凉爽的氛围。最后,“遥望南飞有乌鹊,应怜游子滞他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乌鹊南飞的景象触发了对离家在外的友人的关怀与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中秋佳节赏月的独特韵味,以及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问君竹亭何处所,言在龙山之阳荆江之浒。
江水渺渺山青青,水边种竹中作亭。
山风时来奏竽籁,江月下照凝霜冰。
当时作亭亦漫尔,人诵公清名日起。
皇孙题榜郁嵯峨,清风几处表行窝。
武夷山前溪水碧,越王城上海云多。
秋台月冷霜华重,心绕南云不成梦。
起来挥翰走新图,要我题诗作清閧。
竹亭竹亭今若何,自公来后几人过。
鸿爪雪泥增怅望,石阑苔径想婆娑。
君不见召南茇舍终烟草,惟有甘棠一曲千古被弦歌。
秋风落叶露为霜,美人去我天一方。
只知朔雁翔南去,宁解鱼书可寄将。
分开尺素云生手,濯濯芙蓉倚杨柳。
金丹荧荧伏鼎灶,宝剑时时拂河斗。
仙韶本是清都乐,欲奏人间舞群兽。
去年送别吴王台,屐齿微踪长绿苔。
相思每望秦川月,寄信俄逢越使来。
越使能寄书,不知书中意何如。
君能寄诗卷,不知我肠车轮转。
李白上天鲍照没,此声何处君留得。
霞为衣兮月为泽,金光草兮换君骨。
二子雄风不可寻,九霄星露夜沉沉。
但看一片千年月,悬向青天照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