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塞下曲四首·其三》
《古塞下曲四首·其三》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日向平沙出,还向平沙没。

飞蓬落军营,惊雕去天末。

帝乡青楼倚霄汉,歌吹掀天对花月。

岂知塞上望乡人,日日双眸滴清血。

(0)
注释
日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还向:返回,再次。
飞蓬: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惊雕:受惊的雕鸟。
帝乡:京都,皇帝居住的地方。
霄汉:天空,极言其高。
塞上:边塞。
清血:形容极度悲伤的眼泪。
翻译
太阳从平沙上升起,又沉入平沙之中。
飞蓬草飘落在军营,惊飞的雕鸟消失在天边。
帝都的高楼直插云霄,音乐和歌声在花月下翻腾。
哪知边塞的思乡人,每天眼含泪水,望向家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景象与士兵思乡之情的诗句。开篇“日向平沙出,还向平沙没”两句,通过对太阳升落在广袤沙漠中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辽阔而孤寂的边塞氛围。“飞蓬落军营,惊雕去天末”则将自然景象与战争氛围结合,展现了边疆地区兵戎相见的艰苦生活。"帝乡青楼倚霄汉,歌吹掀天对花月"中,“帝乡”指的是帝都长安,“青楼”则可能是军营中的建筑,通过“歌吹”表达了士兵们在休息时的欢乐情景,但这种欢乐显得有些无奈和短暂。

最后两句“岂知塞上望乡人,日日双眸滴清血”,则直接抒发了边塞将士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清血”形象化地表达了他们心中的哀伤,是对家国之情的强烈写照。这不仅是对肉体上的艰辛的描绘,更是精神上无尽孤独与渴望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uxtaposition(并置)的手法,既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战争的残酷,也深刻地传达了士兵们内心的柔情与对温暖家园的无限思念。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谢松野叔赠诗用首句惊舟出瞿塘还有平流安十

君字若修竹,潇洒风雨秋。
君诗若轻帆,沧海万斛舟。
快读意自醒,痼疾一剂瘳。
细读殊味益,汲井百丈忧。

(0)

燕城读史

主父变服强公叔,魏武迁都违众臣。
战国犹有知礼士,后世还同问俗人。

(0)

东平府文庙规模颇壮其中亦有儒生十数然无一

当年邹鲁地,弦诵久无声。
刀笔迂颜闵,章缝羡甲兵。
谷陵朝暮改,日月古今明。
岁晚高皇帝,犹难至两生。

(0)

七绝句

贾生空痛哭,汉吏孰分忧。
谩倚天为命,天命不自由。

(0)

脱身军府暂憩先月亭前挹湖光左右花木交映壁

四年尘沙中,奔走日不给。
空歌下泉诗,颇愧夔子集。
今晨出军府,心与归鸟急。
花迎晓日笑,树沐清露湿。
清漪无游鳞,照影孤小立。
重来期秋风,领略蟾影入。

(0)

挽何见山二首

试手闻弦化,焦头谕檄驰。
鹏方从海运,鳌已戴山移。
虚哭玄元庙,还赓鹫领诗。
寥寥岛中客,不负故王知。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