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浴日亭次苏东坡韵》
《浴日亭次苏东坡韵》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平望沧茫远接天,风吹高影落前湾。

红潮直射三更眼,白练深围十月山。

清切猿声喧夜气,漂零鹤羽对寒颜。

神州连石无寻处,只在扶桑未跃间。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幽静的自然景象,诗人以浴日亭为立足点,眺望远方,感受大自然的雄浑与细腻。

首句“平望沧茫远接天”,以“平望”二字开篇,展现出一种平视远方的姿态,接着“沧茫远接天”则勾勒出一幅广阔无垠、与天相接的海景图,营造出开阔壮丽的意境。

“风吹高影落前湾”一句,通过“风吹”这一动态元素,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高影落前湾”描绘了光影交错的景象,给人一种既壮观又神秘的感觉。

“红潮直射三更眼,白练深围十月山”两句,运用色彩对比和时间概念,分别描绘了夜晚的红光与深秋的白雾,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清切猿声喧夜气,漂零鹤羽对寒颜”则将自然界的声响与生物活动融入其中,猿猴的清脆叫声与鹤羽的飘零,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也赋予了情感的深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生命状态的思考。

最后,“神州连石无寻处,只在扶桑未跃间”两句,以“神州连石”象征大地的辽阔与坚固,而“扶桑未跃”则暗喻着希望与未来的曙光,表达了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