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华姜一百首·其四十九》
《哭华姜一百首·其四十九》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一夕秋风蕙草摧,何当燕婉向泉台。

天将艳色倾荀粲,不许中庭取冷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华姜一百首》中的第四十九首。诗中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之情。

首句“一夕秋风蕙草摧”,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一夜秋风吹过,原本生机勃勃的蕙草被摧折。这里的蕙草象征着逝去之人,秋风则代表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的“何当燕婉向泉台”,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一种想象与期待。燕婉,意为温柔、安详,这里寄托了诗人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宁与平静的愿望。泉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阴间地府,此处用以指代逝者所在的世界。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在彼岸世界的美好祝愿。

“天将艳色倾荀粲”一句,运用了典故,荀粲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男子,以其美貌著称。这里诗人将逝者比作荀粲,赞美其生前的美丽与才华,同时也暗示了逝者在生命中的光彩与影响力。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独特魅力的追忆与敬仰。

最后一句“不许中庭取冷来”,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无法再回到人世间的遗憾与无奈。中庭,通常指的是家庭的庭院,这里象征着生活的温馨与日常。取冷来,可能是指逝者无法再回到家中,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这句话蕴含了深深的哀伤与不舍,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无法再与家人团聚的痛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典故的引用以及情感的细腻表达,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生命无常、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题画四首·其二新水

徐郎生别一酸辛,破镜还将泪粉匀。

纵使三年不言笑,祇应学得息夫人。

(0)

寄渊公

了却三根椽下事,一瓶一钵阅东州。

逻斋应厌树生耳,罢讲似嫌石点头。

起灭无波真古井,往来触物信虚舟。

门人定喜归期近,松已回枝水复流。

(0)

题烟寺晚归图

上方直去天一握,归路转回山半腰。

老衲迟迟缘底事,要乘佳月过溪桥。

(0)

庆州北山之麓辽山陵在焉俗谓之三殿二十年前常为盗发所得不赀是所谓厚葬以致寇者叹而成诗

珠襦适足贾身祸,金碗传闻落世閒。

惭愧汉文遗治命,瓦棺深葬霸陵山。

(0)

送刘彦美

吾党之子来何独,妙年器宇非庸俗。

初闻吾族尽穷窘,次以平安报脩竹。

挑灯把酒操南音,似喜人声到空谷。

翻然语别得无情,天涯况是平生熟。

(0)

同官送鲈二首·其一

斑鳞拧鬣玉为肌,梦入松江自可疑。

?跳金盘催脍手,西风正是忆鲈时。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