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峰下访馀春,霁草浮光暖更薰。
日转暮山添著色,风旋湖水作回纹。
飘零大士天花雨,惊顾将军画栋云。
兴尽不须呼曲友,他时来饭一瓯芹。
南高峰下访馀春,霁草浮光暖更薰。
日转暮山添著色,风旋湖水作回纹。
飘零大士天花雨,惊顾将军画栋云。
兴尽不须呼曲友,他时来饭一瓯芹。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郊游的景象,颇有江南水乡之美。"南高峰下访馀春"一句,便设定了游玩的地点在一个温暖的春日,山脚下的自然风光。"霁草浮光暖更薰"则细腻地描绘出阳光透过薄雾照耀在青草上的温暖与生机。
接着,"日转暮山添著色"写出了随着太阳的移动,山峦渐渐染上晚霞的斑驳多彩。"风旋湖水作回纹"则描绘了微风吹拂湖面,波光粼粼,形成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超然脱俗之境界,"飘零大士天花雨"一句,似乎是对自己心境的写照,宛如大士般超脱尘世,任由天地间的花瓣般轻盈纷飞。紧接着"惊顾将军画栋云"则是在赞美某位将军的高风亮节,如同古代名家笔下的雄浑山水。
最后两句"兴尽不须呼曲友, 他时来饭一瓯芹"表达了诗人游玩之余,不必刻意召唤朋友,只需随缘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好。"他时来饭一瓯芹"则是对未来某个不确定时间点的一种期待,可能是在暗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操。
修竹茅庵,疏灯禅榻,当时曾下南州。
又江湖去也,听夜雨孤舟。
莫重认、荒菭断石,美人何在,云散风流。
想黄絁入道,十年一梦红楼。
玉梅万树,酹香魂、西子湖头。
算花月因缘,人天慧福,难得双修。
小劫华鬘过了,情禅破绮恨都收。
祗香光多事,飞鸿残雪痕留。
记个人初见,对著东风,把袖言愁。
特唤起江郎,恨事为拈赋笔,竟不能休。
题残百纸凄怨,暄景变清秋。
尽收拾新篇,装成小本,待寄红楼。
笑书生寒乞,欠碧玉黄金,此是缠头。
签题须郑重,有风流一老,能作银钩。
毛公近推长句,凭仗压江洲。
文字倘传留,濡毫拂砚吾所求。
真人特起春陵,昆阳自古称雄战。
一丸颓堡,三千弱卒,惊雷掣电。
寻邑区区,浪称大敌,弄兵百万。
看回风虎豹,烧成灰烬,虽天意,终人算。
帝业几番更换。眺东都、虚芜玉殿。
天阴月黑,不妨经此,鬼磷红散。
陇上耕夫,扶犁闲说,久无沉箭。
更何人犹托,炎精龙种,时时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