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睢阳故人》
《别睢阳故人》全文
唐 / 张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

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

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

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suīyángrén
táng / zhāngwèi

shǎoxiǎoyóuliángránxiāng
chéngchíjīngzhànzhènrénhèncúnwáng

xiàsāngtiáo绿qiūfēngmàisuìhuáng
yǒushūchùxiāngsòngzhānshang

翻译
我年少时曾客居梁地,这里依然让我感到像家乡一样亲切。
城池历经战火洗礼,人事变迁让人感叹存亡无常。
夏日雨后桑叶繁茂,秋风中麦穗金黄一片。
虽然有书信却无处投递,只能眼看着彼此泪湿衣裳,依依惜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故乡的深情留恋与怀念。开篇“少小客游梁,依然似故乡”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外漂泊,也仍旧把心中的故乡作为依托,对比之下,现实中的所处之地虽有相似之处,但终究无法替代那份对故乡的深情。

接着“城池经战阵,人物恨存亡”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与毁灭,以及人们对于生死离别的无奈和哀伤。这里的“城池”象征着曾经繁华的地方,现在却被战火所摧毁,而“人物恨存亡”的“恨”,则是对逝去时光、逝去生命的深深缅怀。

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夏雨桑条绿,秋风麦穗黄”展示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和热爱。夏天的雨水滋润了桑树,使之变得更加郁郁葱葱;秋天的风吹拂过麦田,麦穗金黄一片,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有书无寄处,相送一沾裳”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他虽然有一腔情感想要通过书信传达,却找不到可以托付这份情感的地方。于是,在朋友临别之际,只能以一件沾湿了眼泪的衣物作为相送,寄托着彼此之间的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他对于战争与和平、生离死别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情怀。

作者介绍
张谓

张谓
朝代:唐   字:正言   籍贯:河内(今河南沁阳市)

张谓(生卒年不详),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生平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四。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猜你喜欢

恭读理斋常太翁殉节录·其五

谩说人生土一邱,昭忠祀典重千秋。

更称荫子辉堂构,不尽英名照巨流。

(0)

奉题常理斋大兄殉节诗后·其一

重述金酋事,萦怀殉节人。

死亡惟义在,恩恤自天申。

雪徼留方躅,云山仰绝尘。

时过经廿载,永忆协恭亲。

(0)

寄和常理斋四弟二十一首·其二闻莅任后民有青天之诵

蚕丛飞度望如仙,利器新硎正及年。

浑视充人皆赤子,别开西土一青天。

劳于案牍酬时望,拙在催科慕昔贤。

万里民谣邮置速,分明远送故人边。

(0)

九日

淡云微雨过重阳,陶令东篱菊正芳。

无客携壶还自酌,坐看归雁入苍茫。

(0)

柴关道中口号·其一

千岩万壑惬招寻,碧涧明流尽赏心。

应接于今真不暇,胜游可但是山阴。

(0)

赵忠简公故里

气作河山久自盟,青鞋布袜俨如生。

可怜箕尾骑天上,祇勒吉阳殁后旌。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