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楼何处笛,飞响彻云霄。
曲怨吹难尽,风回听忽遥。
戍兵临绝漠,闺妇起寒宵。
一弄梅飞雪,华年鬓亦凋。
倚楼何处笛,飞响彻云霄。
曲怨吹难尽,风回听忽遥。
戍兵临绝漠,闺妇起寒宵。
一弄梅飞雪,华年鬓亦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场景,通过倚楼吹奏的笛声,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戍守战士及其家中的妇女之间隔绝相思的深切情感。
“倚楼何处笛,飞响彻云霄。”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意境,笛声在夜空中回荡,似乎可以跨越一切空间的界限,传递着无尽的情感。这里,“倚楼”暗示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是对远方战士的一种深深思念。
“曲怨吹难尽,风回听忽遥。”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笛声所承载的情感之深沉与复杂。诗人通过笛子表达了自己无法言说的哀怨情绪,而当风一转,似乎能听到更远的回响,那种思念便更加深刻和遥远。
“戍兵临绝漠,闺妇起寒宵。” 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边塞的戍守士兵与家中的妇女。他们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感受着夜晚的寂寞与寒冷,以及对彼此的思念。
“一弄梅飞雪,华年鬓亦凋。” 最后两句则通过梅花与白发的意象,表达了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诗人可能在感叹,尽管笛声可以传递情感,但终究无法挽留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笛声的描写,以及边塞戍守士兵及其家中妇女的情感联结,展现了一个关于相思、隔绝和时间流逝的深刻主题。
田泥涣烂鳅怀子,圃垄肥腴菜长心。
僧镬纵然忘忌讳,书刀何忍屡残淫。
村渔不逊财难动,澍雨无端草易深。
拘束学官懒复懒,坐愁佳约未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