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丹未离色,返服岂不早。
念此有尽年,徇彼无穷道。
角犊挂遗编,春原日游好。
紫云西北来,慨然商山皓。
为人作羽翼,短发何皓皓。
赤松骂留侯,钓奇污诸老。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渥丹未离色,返服岂不早。
念此有尽年,徇彼无穷道。
角犊挂遗编,春原日游好。
紫云西北来,慨然商山皓。
为人作羽翼,短发何皓皓。
赤松骂留侯,钓奇污诸老。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寓怀(其十四)》,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有限与无限、出世入世之间选择的思考。"渥丹未离色,返服岂不早",以丹青比喻人生的繁华,暗示应及时回归本真。"念此有尽年,徇彼无穷道",表达了对有限生命的忧虑和对无尽大道的追求。
"角犊挂遗编,春原日游好",通过描绘牛角挂书、春日游历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紫云西北来,慨然商山皓",借商山四皓的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感慨。
"为人作羽翼,短发何皓皓",意指诗人虽有才华,却因时光流逝而白发苍苍,感叹岁月无情。"赤松骂留侯,钓奇污诸老",借赤松子嘲笑张良的故事,暗讽世俗对隐士的误解。最后两句"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以草木自比,表明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保持坚韧和低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王世贞在仕途与隐逸之间徘徊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危亭顶鄂渚,欲上初不敢。
肩舆蹑峥嵘,眼界惊坎窞。
青山缭江湖,烟雨抹浓淡。
千帆破沧浪,万室昭菡萏。
大泽匈可吞,秀色手宜揽。
形势控上游,天险卦侔坎。
登临迫吹帽,秋声在葭菼。
衔杯情有欣,怀古意多感。
两雄孙与刘,壮志鲸鹏啖。
赤壁走阿瞒,功业炳铅椠。
黄鹤去何之,灵竹色犹惨。
楼馀庾公兴,洲遗正平憾。
北望旧中原,激裂壮士胆。
何由登太山,一快天下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