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一》
《菩萨蛮·其一》全文
唐 / 毛熙震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楼夜静风筝咽。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

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

(0)
注释
梨花:春天开放的白色花朵,这里比喻雪花。
香雪:形容梨花既美丽又芳香,如雪般洁白。
高楼:高大的楼阁,此处指诗人所处之地。
风筝咽:风筝发出的声音,像是哽咽,渲染寂静中的哀愁氛围。
斜月:倾斜的月亮,通常指的是夜深时的月亮。
帘帷:窗帘或帷幔,室内隔断或装饰用的织物。
忆君:思念你,君是对人的尊称,这里指思念的对象。
和梦稀:连梦中相见的机会都很少。
小窗:房间的小窗户。
灯影:灯光投射出的影子。
燕语:燕子的叫声,常被用来增添春日或宁静场景的气氛。
愁态:忧愁的样子或表情。
屏掩:屏风遮挡。
断香飞:香气似乎被截断,不再连续,也可能指香炉中的香燃尽。
行云:流动的云彩,常比喻为远行的人或变化无常的事物。
山外归:从山那边归来,象征远离后又返回。
翻译
满院的梨花如同飘落的香雪,夜深人静时高楼上传来风中风筝的哀鸣。
斜挂的月光照在帘幕上,回忆你的时候连梦都变得稀少。
小窗外灯火昏黄,影子摇曳,燕子的呢喃惊扰了我忧愁的姿态。
屏风遮挡却挡不住香气飘散,行云似乎也从山外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哀愁的夜晚景象。"梨花满院飘香雪"一句,通过将梨花比作飘落的香雪,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时序的更替和物是人非的感伤。"高楼夜静风筝咽"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空旷,筝咽之声不仅是夜晚音乐的回响,更象征着诗人的心绪悠长。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斜月穿透帘帷,映照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寂寞,而这份情感在梦境中变得更加渺茫难寻。

接下来的"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一句,则将室内的温馨与外界的交织通过灯影和燕子的鸣叫来描绘。诗人似乎在诉说着自己的忧愁心情,而这些细微的情感变化都被精准地捕捉并表达了出来。

最后,"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不仅是对场景的进一步铺垫,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封闭与逃离。香气的断绝和远行于山外的云,都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意象描绘,构建出一个既美丽又带有哀愁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毛熙震
朝代:唐   籍贯:蜀

毛熙震[约公元947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猜你喜欢

记丁卯病中之梦

梦中化卵裹黄晶,一似人身天赋成。

薄薄性苞才着力,翻翻轮转乃缘情。

儒言尽欲期无欲,佛说无生始尽生。

忧患鬼神何足感,长明如月不重明。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一

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去却上头关,面南看北斗。

(0)

颂古十一首·其十

百战场中舞纛旗,将军立处十分危。

游人只看锥头利,失却吹毛总不知。

(0)

送昂维那出岭兼呈应庵·其二

云黄山下老禅庵,凌蔑宗风罪过多。

君若到门深问讯,看渠伎俩复如何。

(0)

和无著赞大慧齿发舍利

背触全提话已圆,孤风凛凛播皇天。

无端更把闲毛齿,惹得丛林口耳传。

(0)

题灵隐

古刹藏幽胜,山门九里松。

飞空花片片,落涧水淙淙。

叶积池边路,云生户外峰。

几因留我宿,吟到五更钟。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