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昆山听杨生曲有赠》
《昆山听杨生曲有赠》全文
明 / 潘之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板桥南岸柳如丝,柳下谁家将叛儿。

《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

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

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ūnshāntīngyángshēngyǒuzèng
míng / pānzhīhéng

bǎnqiáonánànliǔliǔxiàshuíjiājiāngpànér

báizhùshàngnéngtiáowèihóngyuánshìànliáng

tiānshāncuìtōngchéngrǎncháoméihén

niánshǎojìnláijiùyóulíngluò使shǐrénbēi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潘之恒的《昆山听杨生曲有赠》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首句“板桥南岸柳如丝”,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春天柳树依依的景象,给人以柔美而宁静的感觉。次句“柳下谁家将叛儿”则引入了人物,暗示着可能是一户人家在河边送别孩子,增添了一丝离别的淡淡哀愁。

接下来的两句“《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通过提及古代音乐作品,展示了杨生的才华,他能演奏古曲,技艺高超。"白苎"和"红牙"都是古代乐器,前者指筝,后者指笛,这两句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描绘了雨后山色与城市交融的景致,以及潮水退去后留下的痕迹,让人联想到时光流转和世事变迁。最后一句“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事凋零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音乐元素,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伤,具有浓厚的怀旧情感。

作者介绍
潘之恒

潘之恒
朝代:明

潘之恒(约1536—1621)字景升,号鸾啸生,冰华生,安徽歙县、岩寺人,侨寓金陵(今江苏南京)。嘉靖间官至中书舍人。明代戏曲评论家、诗人。明嘉靖年间,官至中书舍人,得汪道昆保荐,入“白榆社”。与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交好。曾从事《盛明杂剧》的编校工作。撰有《叙曲》、《吴剧》、《曲派》等剧评,均收入《亘史》、《鸾啸小品》两集中,撰有诗集《涉江集》。晚年,与黄山结下不解之缘,在黄山汤泉附近建“有芑堂”,广邀宾朋、名人游黄山,使黄山知名度大大提高。又于万历年间重编黄山志,取名《黄海》,随撰随刻,至去世未完稿。
猜你喜欢

吴纯叔挽词二首·其二

年少推江左,才高妒洛阳。

向晨星落落,叹逝水茫茫。

座为亡琴冷,苔因断履荒。

楚魂招不返,谁与擅词场。

(0)

九日观骑射同子约作

江东少年子,结束逞雄材。

夜宿歌姬馆,朝登选将台。

轻飙连骑发,弯月抱弓开。

二谢登高处,聊同戏马回。

(0)

坐忽春暮拟结山游简我兄弟二首·其一

春芳馀复几,尘恋苦相仍。

负杖才堪起,单衣已自胜。

溪留花共入,山待月同登。

欲往招公子,无言病未能。

(0)

为张含追悼少君二首闻遗孩孝慧云·其二

埋玉嗟之子,宁馨有令儿。

多应怜凤羽,非止为蛾眉。

夜壑长留恨,春风祗益悲。

名香产西域,不验返魂时。

(0)

别我兄弟之滇中

少年迷善宦,中岁尚投荒。

同气分花萼,惊飞折雁行。

苍山官舍近,炎海客途长。

莫漫愁烽火,音书早寄将。

(0)

赠陈鸣野二首·其一

谢客杜门久,因君扫榻频。

金装游侠后,缟带结交新。

倚马知才子,笼鹅愧主人。

若非惊座语,何自识陈遵。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