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霄台下罢登临,一曲离歌泪满襟。
芳草怀人频积梦,流年远别又惊心。
春城雁去馀寒尽,野戍花飞暮雨深。
今日远寻陶令尹,青山卧病谢朝簪。
邻霄台下罢登临,一曲离歌泪满襟。
芳草怀人频积梦,流年远别又惊心。
春城雁去馀寒尽,野戍花飞暮雨深。
今日远寻陶令尹,青山卧病谢朝簪。
这首明代诗人周玄的《送曾译史归山中》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曾译史时的深深感慨。首句“邻霄台下罢登临”,描绘了送别场景,可能是在高台之上目送友人离去,登高望远的举动显得尤为伤感。次句“一曲离歌泪满襟”直接抒发了离别的悲痛,泪水浸湿衣襟,情感真挚。
“芳草怀人频积梦”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连梦境中也常常浮现对方的身影,足见友情之深。接下来,“流年远别又惊心”则感叹时光流逝,与友人分别的岁月让人心生惊悸,暗示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的怀念。
“春城雁去馀寒尽,野戍花飞暮雨深”通过春天的景色,进一步渲染离别氛围,大雁南飞,寒意消退,而友人却已远去,花飞暮雨的景象更显凄凉。最后两句,“今日远寻陶令尹,青山卧病谢朝簪”,诗人借用陶渊明隐居不仕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友人归隐山中的理解和羡慕,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因送别友人而产生的孤独和对仕途的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和艺术感染力。
看秋容渐好,一番雨,一番凉。
试点检吾家,小山丛桂,金粟都黄。
涛江限他吴越,便胥魂、不似向时狂。
眼底龙飞凤舞,梦中狐啸鸱张。茫茫今古总堪伤。
歌罢意难忘。甚老矣稽生,五弦挥手,怕听清商。
渊明平生师友,白衣人、借与我持觞。
若问醉翁年纪,指渠松柏高冈。
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
怅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锁尽衣冠。
横吹声沉,骑鲸人去,月满空江雁影寒。
登临处,且摩挲石刻,徙倚阑干。青天半落三山。
更白鹭洲横二水间。
问谁能心叱,秋来水静,渐教身似,岭上云间。
扰扰人生,纷纷世事,就里何常不强颜。
重回首、怕浮云蔽日,不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