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夏僧同懒,愁霖客渐疏。
云霄吾意左,天地此生馀。
饥即分斋饭,閒能读道书。
笑他杨得意,今日荐相如。
解夏僧同懒,愁霖客渐疏。
云霄吾意左,天地此生馀。
饥即分斋饭,閒能读道书。
笑他杨得意,今日荐相如。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夏日寺居即事四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夏日寺庙生活的闲适与内心世界的感悟。诗人以僧侣的生活为背景,通过"解夏僧同懒",展现了僧人们在炎炎夏日里的慵懒状态,反映出僧人对季节更迭的淡然态度。
"愁霖客渐疏"则暗示了连绵的雨天让来访的客人减少,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于外界纷扰的疏离和内心的宁静。"云霄吾意左,天地此生馀"两句,诗人将个人的志向比作云霄般高远,而意识到在这广阔天地间,自己的人生还有许多剩余的时间和空间去追求和领悟。
"饥即分斋饭,閒能读道书"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无论是饥饿时共享斋饭,还是闲暇时研读佛经或道家典籍,都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精神追求的执着。
最后两句"笑他杨得意,今日荐相如"借典故来表达感慨,"杨得意"暗指得意之人,诗人以之自嘲,笑自己不如杨得意那样得到推荐,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名利的洒脱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僧人生活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世俗名利的态度,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境界。
先君捐馆时,亲旧止四五。
丁宁奉遗训,我没谁抚汝。
孤生卧苫块,泣血诵此语。
杨公十年旧,不见五年许。
两萍忽相遇,握手涕如雨。
高怀几骨肉,老语倾肺腑。
生死见交情,公固不愧古。
呜呼英锐气,又掩泉下土。
我行田野间,陈迹时一睹。
尚馀旧题壁,犹有所畦圃。
二儿吾未识,必有称家主。
寥寥先友记,文缺久不补。
渠如能缀缉,吾敢惮覼缕。
但得行实完,虽迟不犹愈。
自君之出矣,珠网弦箜篌。
憔悴损容色,晨朝懒梳头。
头上双爵钗,脱发应难留。
因心持寄君,君还知意不。
金以表妾心,钗能感君眸。
长安多美人,陌巷多高楼。
君如有两意,持此买名讴。
妾本侯家女,生平不解愁。
十九为君妇,如今几回秋。
生儿妾样长,君方远行游。
妾颜益以悴,君心日悠悠。
方诸空有泪,圆月难为钩。
死灰不复然,知君亦行休。
寄言天地间,于以写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