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在昔,随刊日迈。不胈不毛,维禹亦惫。
爰有明神,阴从协劢。既位江湖,无远弗届。
弃屦中流,防风却拜。定履千年,今人曰篑。
吁嗟今人,少见多怪。
我闻在昔,随刊日迈。不胈不毛,维禹亦惫。
爰有明神,阴从协劢。既位江湖,无远弗届。
弃屦中流,防风却拜。定履千年,今人曰篑。
吁嗟今人,少见多怪。
这首诗《八章(其五)大姑鞋》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关于历史与神话交织的画面。
诗中开篇“我闻在昔,随刊日迈”,以一种追溯历史的姿态,引出对古代人物的追忆。接着,“不胈不毛,维禹亦惫”一句,巧妙地将大禹治水的艰辛与劳苦融入其中,展现了古代英雄的坚韧与毅力。“爰有明神,阴从协劢”则引入了神秘的神灵元素,暗示着超自然的力量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既位江湖,无远弗届”描述了大禹治水的伟绩,不仅局限于一隅,而是遍及四方,影响深远。
“弃屦中流,防风却拜”这一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进一步刻画了大禹的形象。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可能因长时间涉水而遗失鞋子,而防风作为一位重要的人物,对其表示敬意,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与尊重。最后,“定履千年,今人曰篑”表达了对大禹功绩的长久铭记,以及后世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吁嗟今人,少见多怪”则以感慨的语气,提醒当世人应珍惜历史遗产,避免对传统知识的忽视或误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不仅赞美了古代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的深刻洞察。
山行不辞劳,况非道路长。
石门欹层阿,沙草敷阳冈。
仄径既窈窕,连峰复青苍。
登高睐千里,矫首凌八荒。
飞鸟遗之音,埃风吹我裳。
览彼《终南》诗,有纪亦有堂。
亭亭翠旗列,宛宛朱凤翔。
忘忧岂在迩,为乐诚多方。
何当启阊阖,高举朝紫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