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秀色一轩中,俯瞰梁朝万本松。
顶蹙风云疑偃盖,枝蟉雨露若蟠龙。
四时郁郁宁彫叶,千载亭亭不改容。
却笑宗人生岱岳,佞秦先得大夫封。
青葱秀色一轩中,俯瞰梁朝万本松。
顶蹙风云疑偃盖,枝蟉雨露若蟠龙。
四时郁郁宁彫叶,千载亭亭不改容。
却笑宗人生岱岳,佞秦先得大夫封。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题偃秀轩》。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偃松图景,以“青葱秀色一轩中”开篇,点明了偃秀轩内绿意盎然的景象。接着,“俯瞰梁朝万本松”一句,将视线拉远,展现出偃松遍布的壮观景象。
“顶蹙风云疑偃盖,枝蟉雨露若蟠龙”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偃松的形态与生命力。松树的树冠仿佛凝聚着云雾,枝条弯曲如同盘绕的龙,生动展现了偃松的坚韧与活力。
“四时郁郁宁彫叶,千载亭亭不改容”则进一步赞美了偃松四季常青、千年不变的姿态,表现了其永恒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最后,“却笑宗人生岱岳,佞秦先得大夫封”两句,通过对比,讽刺了某些人追求权势、谄媚权贵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正直人格的推崇和对虚伪行为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偃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道德评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象的洞察。
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
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
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
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
谁云斗水浑,可养横海鳣。
涧壑虽阻深,松桧能参天。
群公顷争荐,亦既升初秩。
似君许人物,岂计一阶级。
圣朝开文馆,政为时育才。
似君此风骨,咫尺斯蓬莱。
而我独何者,瓦砾偶居后。
纵加刻画工,未救无盐丑。
古人重交契,今人顾不然。
愿君保金石,勿为燥湿迁。
饮君一卮酒,属君千万寿。
更欲拘君船,江头已无柳。
松间谡谡冲浮埃,跫然谁能为余来。
凭高所历故已下,得君更觉争崔嵬。
兹山不到近十载,频日能来已再回。
人生万事每如此,而欲取必真愚哉。
袖衔文书辱持似,快读不待纸尾开。
金声讵须掷地出,隐隐自杂山风哀。
吾曹用意果痴绝,非尔何以娱岁月。
明当举似子王子,不但慰归仍赋别。
往年敌来如破竹,九州泛若浮海粟。
郑公仗节守冯翊,毅然可杀不可辱。
飘流南浮适兹里,平生行事耳目熟。
几回下马过其坟,溪水洄洄抱山足。
季孙甚才耻为吏,哦诗欲效云台谷。
四篇赠我劳我行,入手为之三过读。
君家泾县亦工此,知者尚稀凡眼肉。
会看入洛似机云,不应如我但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