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喧常屏迹,晓起便寻书。
树影云为扫,竹林风作梳。
山翁劳种药,网户倩畋鱼。
此地洵幽绝,他时愿小庐。
避喧常屏迹,晓起便寻书。
树影云为扫,竹林风作梳。
山翁劳种药,网户倩畋鱼。
此地洵幽绝,他时愿小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首句“避喧常屏迹,晓起便寻书”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尘嚣,每日清晨即刻沉浸于书海之中,追求心灵的宁静与知识的滋养。接下来,“树影云为扫,竹林风作梳”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生活活动巧妙融合,树影随云动,如同自然的清扫;竹林中微风轻拂,仿佛为竹林梳妆,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山翁劳种药,网户倩畋鱼”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居生活的另一面,山翁辛勤劳作于药田,网户则请人帮忙捕鱼,虽有劳作,但显然乐在其中,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跃然纸上。“此地洵幽绝,他时愿小庐”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环境的喜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可能拥有自己小屋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和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深深认同与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又匆匆、一番元夕,无灯更愁风雨。
人间天上无归梦,惟有春来春去。愁不语。
漫泪湿香绡,□草人何许。百年胜处。
还更有琉璃,春棚月架,万眼蝶罗否。
风流事,孤负后来儿女。可怜薄命三五。
千金无买吴呆处,更说龙飞凤舞。今又古。
便剩有才情,无分登楼赋。春醪独抚。
也难觅阿瞒,肯容狂客,醉里试歌舞。
晓听儿曹说。道前村、疏梅莫与,蔽萧缠葛。
急与呼童诛剪尽,趁此江天暮雪。
唤小艇、渔翁鹤发,凛冽寒风吹酒面,与何人、共泛山阴月。
归浩叹,御琴瑟。世寰恍惚山川别。
望琼楼、玉宇相映,烂银环合。
冰柱雪车新句就,不疗饥肠病骨。
奈野鸟、千山飞绝。
我笑书生贫亦甚,诵布衾、岁久寒如铁。
儿恶卧,踏里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