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山丹》
《九月山丹》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数本山丹似晓霞,多情恋恋野人家。

自从五月至九月,还有三花或两花。

莫笑萧疏同寂寞,早曾烂漫见纷华。

篱边黄菊今全未,且对芳樽拾堕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月山丹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丹花从清晨到傍晚的色彩变化,以及它在野外人家的多情姿态。诗中“数本山丹似晓霞”一句,将山丹花比作晨曦中的彩霞,生动地表现了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的绚烂景象。接着,“多情恋恋野人家”则赋予了山丹花以情感,仿佛它与田野人家有着不解之缘,流露出一种温柔而深沉的情感。

“自从五月至九月,还有三花或两花”,通过时间的跨度,强调了山丹花在秋季的持续开放,即使到了九月,仍能见到三两朵花的美丽。这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顽强与美好。

“莫笑萧疏同寂寞,早曾烂漫见纷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丹花虽在萧瑟季节却依然绽放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山丹花曾经有过繁华的时刻,如今虽然显得孤寂,但其内在的美并未减退。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添一份哲理意味。

最后,“篱边黄菊今全未,且对芳樽拾堕葩”两句,诗人将山丹花与黄菊进行对比,突出了山丹花的独特之处。同时,通过“拾堕葩”的形象,既是对山丹花凋零状态的描述,也暗含了一种珍惜当下、欣赏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月山丹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还蕴含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美。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御苑采茶歌十首·其八

龙焙夕薰凝紫雾,凤池晓濯带苍烟。

水芽只自宣和有,一洗枪旗二百年。

(0)

游武夷山

我来武夷山,远意起千古。

尝疑混沌开,疏凿未经禹。

峡山犹古梁,洪涛莽回互。

行舟留大壑,营巢馀断树。

垠崖波涛痕,隐隐皆可睹。

陶然上古民,要服固深阻。

秦威何桓桓,薄海犹广土。

六合皆涌沸,一枝岂宁处。

尝言十三君,隐隐避秦侣。

一日厌尘寰,泠然遂高举。

上山娱宾云,下山满豺虎。

神仙何渺茫,虹桥想虚语。

桃源亦其类,好事自誇诩。

风气日已开,蛇断出真主。

遂令闽山陬,尽入职方宇。

汉志名始彰,祠堂用鱼脯。

流传世代久,琳宫粲衣羽。

至今此名山,号为神仙府。

恭惟我遁翁,辞辟厥功溥。

于焉卜精庐,溪山九曲五。

图书尽在是,斯地俨邹鲁。

我以负笈生,来兹有年数。

自惭仁智心,未睹高深趣。

斯游亦何意,会心觊真遇。

侃侃平生友,惠然肯来顾。

携手敦夙好,抗志企遐慕。

招我山中游,兹游适予素。

巍巍大隐屏,屹屹天一柱。

前瞻晚对亭,考槃固其所。

何当同心人,相与薙榛莽。

长松期岁寒,脩竹倚日莫。

我自爱此山,踌躇不忍去。

(0)

寄赵菊东山长三首·其一

男儿贵神交,何必见颜色。

大江有佳士,梦寐不可得。

忽来幔亭间,片云不相识。

娟娟已在眼,犹此一水隔。

(0)

挽叔父二首·其一

道义时推重,功名志泊如。

肯荒元亮径,坚卧孔明庐。

乐事千钟酒,生涯万卷书。

骑箕天上去,斜月照寒墟。

(0)

上湖南孙漕四首·其一

湘郡湘城四十馀,赋租无爽岁无虚。

三年自是澄清泽,一吏何能抚字书。

底事古人勤劝课,由来国计在阎闾。

南阳谁守蒲谁宰,更赖褰帏使者车。

(0)

书田俊卿北征纪行诗

南北东西一个天,区区二偶漫相怜。

而今若说悲游子,不似当时王仲宣。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