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友人惠笋豉》
《友人惠笋豉》全文
宋 / 吴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野税那知笋豉香,伊蒲淡泊喜初尝。

自怜老去能忘肉,谁谓朝来已彻姜。

脍玉有名污净供,蒪丝无味诳枯肠。

此君苗裔风流在,三韭何须学庾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rénhuìsǔnchǐ
sòng /

shuìzhīsǔnchǐxiāngdànchūcháng

liánlǎonéngwàngròushuíwèicháoláichèjiāng

kuàiyǒumíngjìnggòngchúnwèikuángcháng

jūnmiáofēngliúzàisānjiǔxuéláng

翻译
野外税收哪能品尝到竹笋和豆豉的香气,菖蒲清淡的味道让我初次尝试感到欣喜。
感叹自己年老体衰,连肉都忘了它的味道,谁能想到早晨起来已经习惯了姜的辛辣。
切成薄片的玉肌美食被玷污了纯净的名声,菖蒲的纤维毫无滋味只能欺骗饥饿的肠胃。
菖蒲的后代依然保持着优雅风度,三棵韭菜又何必效仿庾郎的奢侈行为呢。
注释
野税:指田间地头的赋税。
笋豉:竹笋和豆豉,都是山野间的食材。
伊蒲:菖蒲,一种水生植物,有清香。
初尝:第一次品尝。
老去:指年纪大了。
彻姜:形容习惯了吃姜。
脍玉:切得很薄的美食,比喻美食。
净供:洁净的食物。
蒪丝:菖蒲的茎,可食用。
枯肠:形容饥饿或消化不良。
苗裔:后代,子孙。
三韭:指韭菜,古人常以三棵韭菜代表简朴生活。
庾郎:庾亮,东晋名士,以奢侈著称,此处反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可的作品,名为《友人惠笋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感激之情和对生活简单享受的赞美之作。

“野税那知笋豉香,伊蒲淡泊喜初尝。”这里诗人描绘了朋友赠送的野生笋豉(一种植物的嫩芽)的清香,以及自己对于这种淡泊生活的享受和初次品尝时的快乐。

“自怜老去能忘肉,谁谓朝来已彻姜。”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年岁渐长、能够割舍物欲(忘肉)的自我慰藉,同时也反驳了一种观点,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欲望会逐渐减少,如同早晨就已经清淡如姜。

“脍玉有名污净供,蒪丝无味诳枯肠。”诗人通过对比脍玉(一种精美的食品)和蒪丝(一种植物)的不同来表达,即使是美好的东西也可能因为过度的装饰而失去其本身的价值,而一些平凡的事物却可能因为其真实无华而被忽视。

“此君苗裔风流在,三韭何须学庾郎。”最后,诗人赞扬这位朋友的高贵出身(苗裔)和文雅的气质(风流),并且认为不需要效仿古代才子庾信(庾郎)的文学才能,因为他本身就拥有这样的品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简单生活的赞美,以及对朋友高贵品行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于纯净、真挚之情的追求和欣赏。

作者介绍

吴可
朝代:宋

建康人,字思道。原名默。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为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累官至团练使。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有诗名,兼长于词。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有《藏海居士集》、《藏海诗话》。
猜你喜欢

次韵秋日书怀

微风吹叶脱,落日卷帘初。
蛮榼行提酒,胡床卧读书。
友朋元总好,气味不应疏。
有暇须乘兴,溪中足鲤鱼。

(0)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

渐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风雨结春愁。
意行忽欲江东去,锦帐三分半未收。

(0)

泛舟呈元制照老

扁舟载我去,身世两悠然。
暝霭无穷树,春江不尽天。
阮嵇真酒伴,李郭即神仙。
孤唱君须和,风流汉晋前。

(0)

寄送张雅州二首

融和盎盎上双鼎,旷度真成万顷陂。
岱华自高元地势,球琳不琢本天姿。
地方千里我无事,春满万家人不知。
预作去思无限意,攀辕送处似迎时。

(0)

富池祠

萧何识信在逡巡,此事从来妙若神。
不是将军难着眼,正应黄祖是凡人。

(0)

江月二首

皎皎映澄漪,千寻没到时。
篙师轻转橹,可惜碧琉璃。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