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羁孤弱息,归郡国英髦,且笃生瑜珥称其家,灵无憾矣;
居帝里豪华,守儒门朴素,又还以旨甘养阙母,我故称之。
以羁孤弱息,归郡国英髦,且笃生瑜珥称其家,灵无憾矣;
居帝里豪华,守儒门朴素,又还以旨甘养阙母,我故称之。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者及其配偶的深切缅怀与赞美。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以羁孤弱息,归郡国英髦”与“居帝里豪华,守儒门朴素”,诗人展现了逝者在不同环境中的卓越表现和高尚品质。前者描述了在偏远地区或小郡国中,以其孤弱的身份,却能与杰出人才并肩,体现了其非凡的才能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后者则描绘了在繁华的帝都,却能坚守儒家的朴素生活,展现出其内心的宁静与高洁。
接着,诗人进一步赞扬了逝者的家庭美德与孝行:“且笃生瑜珥称其家,灵无憾矣”。这句话意为,他不仅在个人成就上令人敬佩,更在家庭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家族得以荣耀,他的离去没有留下遗憾。最后,“居帝里豪华,守儒门朴素,又还以旨甘养阙母”这一句,是对逝者在帝都虽享豪华生活,却不忘回归本真,以美味佳肴奉养母亲的孝行的颂扬。这种兼顾事业与家庭,追求精神与物质双重富足的生活态度,是诗人对其高度评价的集中体现。
整首挽诗通过对逝者不同生活阶段的描绘,以及对其品德、才能和孝行的赞美,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崇敬之情。
层栏压湖春水碧,日照高穹同一色。
东风引浪飞鱼鳞,极目伤心如楚泽。
茫茫白芷连芰荷,倚沼畦瀛遥望多。
官贤与众共其乐,渔樵日暮常经过。
君家德祖吴门子,弃职从仙如脱屣。
此中吏隐人不知,且濯君缨洗君耳。
雨息风亦止,落月犹在天。
舟人相呼起,稍出芦苇间。
暗中各纷拿,四听声正欢。
开户视所从,大江自漫漫。
众星若连珠,累累浮深渊。
津涯杳难知,势与天地宽。
俯见舟楫微,万牛一毛然。
虎豹嘷岸傍,蛟龙浮其涎。
兢兢抱危惧,忽忽忘食眠。
人生诚多忧,况乃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