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浮龄尽,三千去日长。
丛兰秋寂寞,卿月夜苍茫。
里友歌迎绋,州民酹续浆。
英魂知所托,桥梓蔼成行。
八十浮龄尽,三千去日长。
丛兰秋寂寞,卿月夜苍茫。
里友歌迎绋,州民酹续浆。
英魂知所托,桥梓蔼成行。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光禄叶大卿哀词(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悲凉情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忆。
"八十浮龄尽,三千去日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八十浮龄" 指的是人生如同水上漂浮的叶子,最终会随着岁月消逝;而"三千去日长" 则是对过去无数日子的追忆,这些日子虽然已经过去,但在诗人的心中依然历历在目。
"丛兰秋寂寞,卿月夜苍茫"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萧瑟的秋夜景象。"丛兰" 指的是丛生的兰草,而"秋寂寞" 则传达了一种孤寂和凄清的氛围;"卿月" 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而"夜苍茫" 则形容了夜晚的辽阔与深邃。
"里友歌迎绋,州民酹续浆"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故土和朋友的怀念。"里友" 指的是家乡的朋友,而"歌迎绋" 则是指他们用歌声欢迎;"州民" 是指同一地方的人们,而"酹续浆" 则是形容人们举杯畅饮,情谊深长。
"英魂知所托,桥梓蔼成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未来方向的思考。"英魂" 指的是高尚的情操或精神,而"知所托" 是指知道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信仰有着落;"桥梓蔼成行" 则可能是比喻诗人的思想和行动已经形成了一条清晰可循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每到秋来添,转添甚况味。
金风动、冷清清地。
残蝉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须下泪。
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
深院静、月明风细。
巴巴望晓,怎生捱、更迢递。
料我儿、只在枕头根底,等人来、睡梦里。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
觉翠帐、凉生秋思。
渐入微寒天气。
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
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
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着孜孜地。
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
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
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
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