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曾原伯大卿·其一》
《挽曾原伯大卿·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世岂无全德,今犹见古人。

大圭非刻画,天醴自清醇。

未说功名地,犹令宇宙春。

苍茫何处觅,丹素岂精神。

(0)
翻译
世间难道没有完美的人格?现在还能见到古人的风范。
大的圭玉并不需要精细雕刻,自然的美酒本身就是纯净而醇厚的。
还未提及他们的功绩和名声,他们已经让世界充满生机和春天。
在这广阔无垠的世界中,何处能寻找到像他们那样的人?丹青也无法完全描绘出他们的精神风貌。
注释
世:世间。
岂:难道。
全德:完美的人格。
今:现在。
犹:还。
见:见到。
古人:古人的风范。
大圭:大的圭玉(古代礼器,象征君子品德)。
非:不需。
刻画:精细雕刻。
天醴:自然的美酒。
自:本身。
清醇:纯净而醇厚。
未说:还未提及。
功名:功绩和名声。
地:地方。
令:使。
宇宙:世界。
春:春天。
苍茫:广阔无垠。
何处:何处能。
觅:寻找。
丹素:丹青(绘画用语,这里指代人的形象)。
岂:怎能。
精神:精神风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挽曾原伯大卿(其一)》。诗中的语言质朴而不失深远之意,表达了对古人全德的追寻和赞颂。

“世岂无全德”开篇即提出一个问题,似乎是在问这个世界是否真的没有完美无缺的品德。紧接着,“今犹见古人”则显示诗人对于古代圣贤之德仍然能够感受到其存在,这里的“今”指的是当下,而“犹见”则表明这些古人的精神仍旧鲜活在人们心中。

“大圭非刻画,天醴自清醇”中的“大圭”比喻那些完美无瑕的品德,“非刻画”意味着这样的品德不是通过人为的雕琢而成,而是自然流露。接着,“天醴”指的是天然生成的甘美之物,象征着纯净无污的美好事物,“自清醇”则强调了这些美好的本质和内在的纯洁。

“未说功名地,犹令宇宙春”表达了诗人认为即便没有显赫的功绩和声名,这些古人的德行仍旧能够让整个世界充满生机与活力。这里的“宇宙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万物复苏的画面,强调了古人德行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最后两句“苍茫何处觅,丹素岂精神”则是在探寻这些古人的品德和精神的所在。诗人似乎在问,这些高尚的品质又在哪里可以找到?“丹素”一词常用以形容纯洁无瑕之物,而“岂精神”则意味着这些品德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心深处的精神所系。

总体来看,孙应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人全德的崇敬与追寻,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影响力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湘山寺唐无量寿佛示寂地·其二

云岚坐涌岩扉暝,薜荔行遮塔径斜。

两日炎州病如洗,湘山寺里见梅花。

(0)

次韵田水南兄见访

诸公天上多台省,此客江边秪草堂。

骑马看花空昨梦,把书牵犊笑年光。

兴高肯复维孤舫,身病仍□□十觞。

麋鹿故应耽野性,凤麟端合瑞文章。

(0)

仰山酬赠韩刘二子

迢递穷山里,君能枉见寻。

松门驻双骑,萝径鸣孤琴。

衣上云岚色,林中经梵音。

应悲市朝客,谁到白云深。

(0)

有喜致醉

三十年过方有子,却论情事集悲欢。

总叨先德宜昌后,每为身愁欲废官。

琴书他日期堪付,堂构兹丘幸苟完。

庭中翠竹红葵色,乘醉邀宾秉烛看。

(0)

义桥

神鞭驱石用功多,螮蝀垂形跨海波。

老我笑非题柱客,高车驷马看人过。

(0)

红竹双清为李主事题

何年血雨潇湘渚,尽渍琅玕枝叶里。

翠华巡狩不归来,泪满红冰愁二女。

胭脂界破芳容老,绛节霓旌谩纷绕。

楚魂啼罢黯消魂,望入霞光九疑小。

丹山凤鸟飞无数,不□裙底凌波步。

珊瑚击碎如意钩,桃花零落仙游处。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