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兔清辉浮碧树。帘榭横枝,恍惚淹留处。
画出淮南招隐谱。光寒却趁幽芳注。
叶底金鹅愁欲曙。蠹饵■■,以滴庐山露。
汉殿灵波奇艳吐。风来云外飘香暮。
蟾兔清辉浮碧树。帘榭横枝,恍惚淹留处。
画出淮南招隐谱。光寒却趁幽芳注。
叶底金鹅愁欲曙。蠹饵■■,以滴庐山露。
汉殿灵波奇艳吐。风来云外飘香暮。
这首《蝶恋花·其一·桂》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月光下桂花的美丽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蟾兔清辉浮碧树”,开篇即以月光洒在绿树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帘榭横枝,恍惚淹留处”,描绘了月光下,帘幕轻垂,横枝交错,仿佛是梦境中的景致,让人流连忘返。“画出淮南招隐谱”,借用典故,暗示着桂花的高洁与隐逸之气。“光寒却趁幽芳注”,月光虽冷,却能映衬出桂花的幽香,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叶底金鹅愁欲曙”,金黄色的桂花叶在晨光中似乎有些许忧愁,预示着夜晚的结束。“蠹饵■■,以滴庐山露”,这里使用了象征手法,将桂花比作诱引虫蚁的饵料,滴落的露水则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生命的循环。“汉殿灵波奇艳吐”,汉宫的灵波(指清澈的水流)中,桂花的奇异艳丽绽放,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风来云外飘香暮”,随着晚风的吹拂,桂花的香气飘散至云外,直至傍晚,余香犹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桂花在月光下的独特之美,以及其与自然、历史的深厚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交游日零落,之子复云亡。
常恨神锋隽,端成中道伤。
文章不用世,词赐仅为郎。
名士如君辈,风流岂易忘。
长安贫客食无鱼,浩歌弹铗归来乎。
主人聆歌知客意,酌酒买鱼相与醉。
一鱼百金不可偿,操刀作鲙挥雪霜。
鳞分骨解珠玉光,举盘引箸丝线长。
楚饭彫胡香且洁,吴羹入口如沃雪。
主欢赋诗客称寿,裂简摇毫落寒月。
我亦羁旅秋萧条,思鲈回首江汉遥。
过门大嚼取快意,咏诗忘味如闻韶。
君若乘风驾沧海,更鲙长鲸且相待。